中国网络问政创新扩散过程研究:以注意力理论为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问政创新扩散过程研究:以注意力理论为分析框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问政 注意力 治理创新 创新扩散 公共政策变迁 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革新是中国网络问政发展的技术环境要件。互联网技术革新的"非渐进性",使得中国网络问政创新扩散过程,在短期内表现出技术跃迁和制度变革耦合创新的间断性,不符合典型的"S型"创新扩散特征,也使得制度主义渐进分析模式对此的解释陷入困境。注意力变迁概念的引入,可以将网络问政创新在中国的扩散过程解释为:公共管理实践界和学术界对网络问政本质和发展模式的注意力由稀缺、聚焦、转换、偏移到跃升的过程,构成了中国网络问政创新扩散过程研究的"注意力螺旋式转换"分析框架,并可以拓展至公共政策变迁和其他治理创新扩散领域。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政管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注意力 治理创新 创新扩散 公共政策变迁 互联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绩效差距、绩效差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创新研究”(编号:13CZZ043) 河南省首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2-CXTD-0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编号:ZS03)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互联网对组织、个体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业已产生深刻影响,并将这一影响逐渐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对公共治理而言同样如此。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掀起了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的热潮,有关网络问政的研究和各级政府的实践创新层出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铎;王芳;孟旭;;Web2.0时代的政府治理:郑州市网络问政平台ZZIC案例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6期
2 汪丁丁;“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3 黄健荣;;政府决策注意力资源论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雷强;;领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广东省的实践为例[J];理论探索;2011年03期
5 韩万渠;;走向在线业务处理:网络问政研究转型的考量[J];理论与改革;2013年04期
6 朱敬;;决策主体之信息注意力运用失误及改进方法[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7期
7 李文军;朱稳根;;注意力转换、媒体宣传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基于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2年08期
8 姚利权;;略论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发展的精神特征——以“三驾马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吴建祖;曾宪聚;;管理决策的注意力基础观[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2期
10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朱慧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障碍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李招忠;电子政府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5年01期
3 荆友枫;;我国电子政府的服务效益问题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张洪彬;;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原则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蔡洁,张丽;我国政府上网的若干问题简析[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2期
6 胡松;罗辉;;浅析政府电子信息化中的“形式主义”[J];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7 陶涛;;电子政务的理念及其全球发展概况[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8 祝小宁,刘婷婷;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9 杨军,李新春;国情制约下的政府信息化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10 韩兆柱,颜廷旭,付治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障碍及其对策[J];电子政务;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伟;仲兵;;我国环境治理决策能力的现状检视与发展路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盖玲;;电子政务服务知识协同需求及对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元珑;程光照;;关于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改革的初步认识[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垠;;关于美、日、中地方政府网站首页的比较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韩艺;;略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文化的转变与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宏峰;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杨学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集成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黄萃;基于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德明;澳门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与系统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夏显波;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关键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宁连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常婷;基层政府电子政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亮;基于VSB平台的哈高新区政府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婷霞;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窗饰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青苗;遂宁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唐仲文;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的决策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鹏程;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敏;情感品牌的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沙楠;私人医疗服务市场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瑜娟;工作流管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璇;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帕累托原则与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J];图书与情报;2002年01期
2 张雷;;经济和传媒联姻: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及其理论贡献[J];当代传播;2008年01期
3 盛铎;王芳;孟旭;;Web2.0时代的政府治理:郑州市网络问政平台ZZIC案例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6期
4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J];经济研究;1995年09期
5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6 鞠英杰;论影响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因素[J];情报学报;2002年06期
7 肖荣莲;商晓帆;;基于信息流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年03期
8 黄健荣;;论现代社会之根本性和谐——基于公共管理的逻辑[J];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9 李玲;黄健荣;;论当下中国公共治理中的网络话语表达[J];探索;2010年04期
10 陈丽萍;;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文毓;[N];光明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萌;;网络问政与参政的新态势[J];互联网天地;2010年03期
2 马文高;;网络问政创新诌议[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2期
3 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4 罗雄;;“网络问政”漫谈[J];前进论坛;2010年07期
5 黎福羽;;“微博问政”的表现及发展[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3期
6 郭芙蓉;;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9期
7 胡泳;;网络问政[J];商务周刊;2010年17期
8 邹鲁清;;“网络问政”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汪冬莲;;莫让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秀”[J];新闻战线;2010年10期
10 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前沿;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城市委党校课题组;刘丽娟;;网络问政问题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鸿;;网络问政——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路径初探[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3 周琼;王哲平;;网络问政初探[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4 马克秀;;由网络问政观察员谈我国的网络问政[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龙;;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强化网络问政服务载体——关于提高网络对于政府问政服务实效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雷辉;;推进网络问政 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丰城市加强网络问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做法[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何华东;李远;;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管理实践创新——以江西省丰城市网络问政为例[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剑锋;;完善网络问政运行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霍志坚;;公安微博的实践、发展与对策[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10 闵虹;;重视网络问政平台建设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淼;网络问政 尚需借力入青云[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记者 肖卓;珠海市长钟世坚代表:网络问政应加强平台建设[N];人民邮电;2010年
3 本报记者 贺林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任剑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 肖滨 人民网地方协作部主任 李欣玉;网络问政的“广东样本”[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建喜;网络问政交必办办必果[N];韶关日报;2010年
5 记者张莹莹;秦皇岛市网络问政平台开通[N];秦皇岛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期待“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N];青岛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郑亦工 实习记者 赵娜;网络问政只是推进政务公开的平台之一[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晓娜 通讯员 惠环宣;网络问政开展情况每周全局通报[N];惠州日报;2011年
9 张新燕;网络问政贵在“真”务求“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10 袁浩;“网络问政”彰显出强大力量[N];人民公安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网络问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相利盈;信息化时代中国网络问政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和建;基于网络问政的政府重大事件决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王艳;“网络问政”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1年
5 李晓颖;我国建立网络问政制度的可行性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宛婧;网络问政初探[D];广西大学;2011年
7 范宇飞;我国网络问政及其完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谭星;“网络问政”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柳文杰;网络问政规范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洁;网络问政的重大意义与问题治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9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64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