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结构和风险研究——以绥芬河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结构和风险研究——以绥芬河市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木材加工业 金融供应链 物流金融 风险研究 对策建议
【摘要】:基于目前木材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现状,融资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木材加工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迫切需要融资渠道的创新。且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有能力提供金融物流服务。文章旨在通过对绥芬河市木材加工业供应链企业基本信息、伙伴关系、信息共享情况、供应链金融产品和风险以及相关物流金融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管理的对策以及促进铁路仓单质押进行融资的建议。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木材加工业 金融供应链 物流金融 风险研究 对策建议
【分类号】:F426.88
【正文快照】: 如果说工农业是一个国家的躯体与骨骼,是一个国家成长的根基,那么金融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产业流动的血液,是一个整体生生不息,提高资源流动率,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不二法门。2014年,中国加拿大木材贸易额达到19亿加元,中俄木材贸易额不断上升且比例占全国外贸过半,对内原木板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2 李世辉;李晓璐;;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01期
3 周霆;盛炜彤;;关于我国人工林可持续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8年03期
4 杨红强;聂影;;中国木材供需矛盾与原木进口结构分析[J];世界农业;2008年07期
5 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年辉;李根前;;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 王周绪;于宁楼;刘星;;北京山区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养分动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吕瑞恒;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刘辉;王玉江;;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张晖;张德生;;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王岩;盛洪昌;;关于产业链效率的经济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6 程宝栋;赵戈;崔海欧;;平原地区木材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中国人造板;2011年06期
7 李丽红;;人促天然更新米槠次生林与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分配特征比较[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8 顾杰;顾忠盈;朱光耀;吴新华;杨光;周明华;;我国进口木材需求及数量变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9 于立宏;郁义鸿;;基于产业链效率的煤电纵向规制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6期
10 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启英;;广东人工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梁启英;瞿超;;提高人工林质量 促碳汇林业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杨加猛;张智光;;基于LBCT四维演变的林业产业链测度模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程宝栋;崔海欧;;平原地区木材安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5 梁启英;;广东人工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讨[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梁启英;瞿超;;提高人工林质量 促进碳汇林业发展[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孙新章;;国际资源环境贸易中的中国角色[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侯方淼;刘安凤;;中国木材进口形势及国外木材关税变动的影响分析[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庆霖;纵向市场、政府规制与创新扭曲:中国制药产业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孟兆新;木材干燥的多场耦合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杨红强;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刘志坦;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董爱军;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侯卉;我国铁矿资源产业链分析及其供给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开明;中国发展机遇期:挑战与应对之策[J];东南学术;2004年02期
2 翟明普,郭素娟;关于提高我国造林质量的若干意见[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1期
3 汪寿阳;张维;;金融系统工程:一个新兴的、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4 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物流金融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昌;刍议美国木材加工业的经营管理[J];江苏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2 薛寿祥,张振中,张晓婷;灌南县木材加工业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3 仲志勤 ,吴边;对我省木材加工业前景的剖析[J];江苏绿化;2003年03期
4 刘占朝;河南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5 周义;;辽宁木材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06年09期
6 金桂梅;;平安县发展木材加工业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11期
7 ;俄罗斯渴望中国投资木材加工业[J];建材发展导向;2008年01期
8 刘学;王东亮;程宝栋;;金融危机对中国木材加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木材加工机械;2009年S1期
9 金首文;李怀清;;满洲里口岸木材加工业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10 陈水合;;当前广东木材加工业的形势[J];国际木业;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桂华;;杨木变色对未来木材加工业的潜在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2 孙先锋;;张庄乡木材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木材加工业大有可为[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柳士勋;万匹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1.7亿元[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张红;木材加工业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N];牡丹江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道平 通讯员 石培明 刘志;丰县木材加工业加速闯向海外市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5 驻立陶宛使馆经商参处;迅速发展的立陶宛木材加工业[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6 沈根;淮安市木材加工业发展迅猛[N];中华建筑报;2003年
7 郭凯;江苏丰县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陈宾;广东木材加工业与营林比翼齐飞快速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沭阳县桑墟镇镇长 司绪中;联合,,沭阳木材加工业壮大之路[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董月梅;“淘金”俄罗斯木材加工业机遇来临[N];民营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瞻瞻;中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春华;长三角木材加工业空间集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敏;对菏泽市木材加工业的调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田雪莲;提升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竞争力的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刘春香;苏北木材加工业规模结构调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静;黑龙江省森工木材加工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杨艳艳;中国多省区木材加工业增长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1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06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