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知识协同手机信息平台应用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9:34

  本文关键词:知识协同手机信息平台应用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设计产业 知识协同 模块化理论


【摘要】:知识和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共享方式剧烈变革,使得设计产业内部跨区域的信息交流能力增加,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有极大地突出了知识交流的重要性。在设计产业中,设计研究院、设计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间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供应链,既存在着紧密的合作连接,又呈现松散的弱关联。然而,虽然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产生大量的知识,但知识的转换率却很低。这说明虽重视知识的生产,但没有重视知识的集成、转移和扩散以及资本化,这时,一种能够联结各级机构和企业的,以设计产业资源为基础的设计产业资源平台变得尤其重要,其应具有广泛性与互补性,能够促使设计知识生产的主体进行共享知识资源。为此,本课题将课题提出一个适用于“以设计为主要纽带,组织区域设计产业资源协同合作”的知识关联逻辑模型,借助先期课题架构的线上运营平台作为实践工具,组织不同产业资源进入平台活动,从而更好的建立设计产业内部的知识转移,最终达到设计产业结构优化、设计知识溢出的效果。本文从模块理论出发,研究设计产业知识模块化机制,提出设计产业知识协同模块化分解和重组方式,再从知识模块化结构和重构过程两个方面阐述知识模块化重构给设计产业带来的创新动力和创新价值变化,说明模块化知识组织网络是提高和增强设计产业知识协同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后以上海长宁区设计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信息平台的活动主体、知识资源、知识协同运行机理进行归纳和分析。如设计企业与外部产业资源在合作上的关联方式;设计知识、内容和价值上的传递方式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设计产业知识管理手机信息平台的构建方式。最后结合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实现设计部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即便设计产业活动和经济现象表明了设计产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这一过程多方参与所导致的知识关联复杂性,如何通过外部引导对区域产业资源进行秩序性的重组,并构建规模化设计知识转移,我们仍然缺乏相关内在机制的有效认识,通过构建基于模块化的设计产业知识协同手机信息平台这个桥梁,知识价值模块之间经过界面规则的接口进行连接和整合,有利于设计产业知识的高效流动、设计产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促进设计知识的溢出。
【关键词】:设计产业 知识协同 模块化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课题研究的问题提出10-14
  • 1.1.1 问题提出10-11
  • 1.1.2 研究现状11-13
  • 1.1.3 研究内容13-14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标14
  • 1.2.2 研究意义14
  • 1.2.3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思路15-16
  • 2 课题研究背景与文献16-29
  • 2.1 课题研究背景16-18
  • 2.1.1 设计产业背景16-17
  • 2.1.2 设计分类17
  • 2.1.3 设计专业特征17-18
  • 2.2 文献与理论工具18-27
  • 2.2.1 知识协同18-20
  • 2.2.2 模块化20-26
  • 2.2.3 移动平台26-27
  • 2.3 研究技术路线27-29
  • 3 设计产业信息模块化分解与重构29-38
  • 3.1 设计产业信息模块化协同知识管理29-31
  • 3.1.1 设计知识系统组织要素29-30
  • 3.1.2 设计知识系统模块化组织网络特征30
  • 3.1.3 设计知识系统自组织性30-31
  • 3.2 设计产业信息模块化分解31-35
  • 3.2.1 知识模块的分割与替代31-32
  • 3.2.2 知识模块的排除与扩展32-33
  • 3.2.3 知识模块的归纳与移植33-35
  • 3.3 设计产业信息模块化重构35-37
  • 3.3.1 设计产业知识模块化整合35
  • 3.3.2 设计产业知识模块化重构过程35-36
  • 3.3.3 知识模块化整合的特征与价值36-37
  • 本章小结37-38
  • 4 设计产业知识协同与移动平台38-52
  • 4.1 设计产业知识协同信息结构38-44
  • 4.1.1 知识创新活动主体38-40
  • 4.1.2 知识协同信息资源组织40-42
  • 4.1.3 移动平台信息传播42-44
  • 4.2 创意设计移动信息平台载体44-49
  • 4.2.1 移动平台载体44
  • 4.2.2 IOS客户端44-47
  • 4.2.3 设计服务信息架构47-49
  • 4.3 设计产业知识协同移动信息平台构建49-50
  • 4.3.1 知识协同信息结构49
  • 4.3.2 知识协同信息管理49-50
  • 4.3.3 知识协同移动信息平台架构50
  • 本章小结50-52
  • 5 设计产业知识协同信息平台设计方案52-62
  • 5.1 设计定位52-55
  • 5.1.1 平台构成定位52-53
  • 5.1.2 平台功能定位53-54
  • 5.1.3 平台运行模式54-55
  • 5.2 结构定义55-58
  • 5.2.1 平台首页55-56
  • 5.2.2 平台“发现”页面56-57
  • 5.2.3 平台个人主页57-58
  • 5.3 功能方案58-61
  • 5.3.1 平台信息查看功能58-59
  • 5.3.2 平台信息查询功能59-60
  • 5.3.3 平台信息交流功能60-61
  • 本章小结61-62
  • 6 总结62-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苏萍,钱旭,吴文杰,左力凡;基于知识协同的企业生产信息组织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12期

2 李雪玲;常玉;;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协同创新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9期

3 张旭梅;沈娜利;徐广业;;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知识协同获取决策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年10期

4 刘勇军;聂规划;;基于语义网的物流知识协同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9期

5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娜利;供应链环境下客户知识协同获取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施慧斌;知识协同概念分析及其心理契约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蔡敏玲;知识协同手机信息平台应用开发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李晟;基于知识超网络视角的知识协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桑滨;基于网络视角的顾客—企业知识协同演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慧;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协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孙若云;知识协同背景下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模型构建与仿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清;Web2.0环境下民营医院内部知识协同网络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青山;基于复杂网络的企业知识协同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罗南;协同政务知识共享的组织保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5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095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