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供应链成员参与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模糊前端完成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7-10-31 04:28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成员参与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模糊前端完成的中介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客户参与 供应商参与 生产人员参与 模糊前端的完成 产品创新绩效


【摘要】: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的视角,对企业产品创新进行了新的分析和定义。研究首先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了新的阐述和说明。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吸收和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外部资源的掌控,提高企业自身的独立性,减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产品创新的绩效。供应链成员是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拥有者,也是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更加便利得获得创新资源,将这些创新资源整合到产品创新中可以获取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开放式创新对外界海量创新资源的吸收会给企业创新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模糊前端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确认创新机会,提高产品创新绩效。随后从知识基础角度,对产品创新的核心竞争资源、产品创新的本质、模糊前端工作内容的本质和供应链成员在产品创新中的角色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得到以下理论:知识是创新的核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产品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模糊前端阶段是产品创新的主要价值创造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对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吸收、消化和利用,将外部和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知识,然后体现在产品上,形成具体的产品概念和定义。然后从显隐性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利用角度来分析供应链成员的角色,发现供应链成员的角色突破了资源依赖理论的资源拥有者角色,他们也是知识的转移者、整合者和创造者。最后通过模糊前端的中介模型和供应链成员参与的调节效应模型,探析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生产人员参与产品设计早期阶段对模糊前端的完成以及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通过168份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制造企业的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生产人员参与对模糊前端的完成有显著正向影响,模糊前端的完成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提升作用;客户参与和企业内部生产人员参与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都是通过模糊前端完成来实现的,模糊前端的完成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客户参与、供应商和生产人员参与对模糊前端的完成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资源依赖理论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客户参与 供应商参与 生产人员参与 模糊前端的完成 产品创新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F2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4
  • 1.1.1 体验经济的到来10
  • 1.1.2 创新模式的转变10-12
  • 1.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2-13
  • 1.1.4 模糊前端(FFE)的重要性13-14
  • 1.2 提出问题14-15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的目的和创新点16-17
  • 1.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流程17-18
  • 1.4 本章小结18-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19-33
  • 2.1 模糊前端的文献回顾19-25
  • 2.1.1 模糊前端的定义19-21
  • 2.1.2 模糊前端完成的工作内容和结果21-23
  • 2.1.3 模糊前端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管理23-25
  • 2.2 资源依赖视角下的供应链成员的角色25-27
  • 2.3 知识基础理论视角下模糊前端完成的过程27-32
  • 2.3.1 知识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27
  • 2.3.2 模糊前端完成的本质——知识的整合和创新27-28
  • 2.3.3 模糊前端完成的过程——创新知识的整合过程28-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33-42
  • 3.1 客户的早期参与33-34
  • 3.2 供应商的早期参与34-35
  • 3.3 内部生产人员的早期参与35-37
  • 3.4 提出模型37-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42-51
  • 4.1 构念测量42-45
  • 4.1.1 供应链成员参与的测量量表42-43
  • 4.1.2 模糊前端完成的测量量表43-44
  • 4.1.3 产品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44-45
  • 4.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45
  • 4.3 信度效度检验45-50
  • 4.3.1 信度分析46-47
  • 4.3.2 效度分析47-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51-61
  • 5.1 模糊前端完成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51-53
  • 5.2 供应链成员早期参与的调节效应假设检验53-58
  • 5.3 结果分析和讨论58-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4
  • 参考文献64-72
  • 附录72-74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76
  • 附件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磊,崔迅;供应链成员合作的五个促进因素[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2 李军;;供应链成员竞合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07年28期

3 吴翊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探讨[J];物流技术;2009年01期

4 金莉影;洪卫;;供应链成员间信用体系的建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2期

5 易舒;;供应链成员契约关系可视化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05期

6 石岿然;马胡杰;肖条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年11期

7 易加斌;;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J];物流技术;2012年03期

8 曹宗宏;刘文先;周永务;;引入自有产品对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9 邓小娟;于正松;;旅游供应链成员协作关系治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4年03期

10 万里顺;;关于供应链成员选择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岩;许庆华;;供应链成员间同步化策略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易兰丽;龙虹;;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成员合作关系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3 王婷;李少睿;;考虑自有品牌情况下的广告合作[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孙兰克;鞠晓峰;李锐;;运载火箭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合作契约的价值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亮;基于信任风险下的产能决策协调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良;供应链成员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杨智懿;供应链成员创新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岳;供应链成员参与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模糊前端完成的中介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秦军亮;供应链成员关系协调的综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许志锋;供应链成员企业利益分配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文彬;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供应链成员竞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羿;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意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尹小勇;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成员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周珊珊;信息传递对企业供应链成员间关系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9 曲涵毓;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关系的匹配与稳定性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瑞振;零售商增值服务对双渠道供应链成员竞争策略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0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120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