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煤炭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煤炭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炭供应链 Shapley值法 修正模型 利益分配
【摘要】:煤炭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合作积极性、风险三个因素对煤炭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提出了修正模型,使得利益分配效果更加合理。最后将该研究应用于榆林市某煤炭企业集团,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可行实用。
【作者单位】: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榆林学院科研处;
【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Gy12-12) 榆林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3YK49) 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2012GXY3-34)
【分类号】:F426.21;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煤炭行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煤炭供应链主要是煤炭企业通过集成内部供应链各业务流程,对煤炭内部供应链进行网络规划、组织和控制,以此实现客户满意。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延超;;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技术联盟企业利益分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巍巍;吴冲;;基于Shapley值法和直觉模糊的煤炭供应链利益分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彭红军;周梅华;刘满芝;;大型煤炭供应链集成决策模型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9期
4 雷勋平;Robin Qiu;;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四级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6期
5 卢志刚;朱文瑾;;基于修正区间模糊Shapley值信息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3年10期
6 魏学成;李文涛;;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23期
7 谭春桥;;基于Choquet延拓具有区间模糊联盟n人对策的Shapley值[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8 张云;吕萍;宋吟秋;;总承包工程建设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9 杜志平;胡贵彦;刘永胜;;基于复杂性供应链脆弱性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6期
10 吕萍;张云;慕芬芳;;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J];运筹与管理;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穆东;姜庆国;;煤炭产供链的碳排放经济测度模型和治理效益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原毅军;耿殿贺;;中外企业联盟中本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丁斌;邓志强;曹苏;;基于旁支付的虚拟企业收益分配博弈[J];系统工程;2012年06期
4 闫莉;高作峰;樊梦欣;马栋;韩佼佼;;Choquet积分形式下区间凸模糊对策的强ε核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彭永涛;张锦;陈刚;;多商品多运输方式的煤炭供应链网络均衡[J];工业工程;2013年03期
6 张晓钰;;企业研发联盟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5期
7 丁绒;孙延明;;基于触发策略的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博弈[J];系统工程;2013年10期
8 彭晓;郑云;;论建筑供应链利益分配制度——以三角模糊法为例[J];管理观察;2014年13期
9 曹庆奎;张京华;;基于隶属度转换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评价[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继勇;赵德彪;张静;;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风险预警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睿璞;海外耕地投资的利益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新球;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群峰;知识型企业合作剩余分配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毕军贤;煤炭供应链产品质量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范波;基于联盟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行业内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班允浩;合作微分博弈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耿殿贺;中外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及其政府干预[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微微;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2 康继红;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红波;西安市城中村项目安置开发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尚美婷;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马国旺;基于收益分配和政府补贴的研发联盟创新激励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倩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金融服务契约优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7 裴虎城;合成模糊合作对策的几种解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孙林林;具有模糊支付的模糊对策解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2年
9 何礼鹏;基于合作对策的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豪;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信产业链纵向整合和运营商商业模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辉;张强;;基于区间Shapley值的生产合作利益分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2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联盟对象间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3 陈Pr苑;;基于收益最大化的成本加激励酬金合同的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4 蒋海;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5 生延超;;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技术联盟企业利益分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安宇;司春林;;基于关系契约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高作峰;李晓春;裴虎成;曹敏;孙林林;张丽敏;;具有区间支付的合作对策的改进区间Shapley值[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赵晓煜,黄小原,孙福权;面向重要供应商和客户的供应链设计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6期
9 张贵磊;刘志学;;主导型供应链的Stackelberg利润分配博弈[J];系统工程;2006年11期
10 卓翔芝;王旭;李希成;;含有风险的供应链联盟伙伴利益分配法[J];系统工程;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雯;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敏;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英,宋伯生;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1期
2 邵晓峰,黄培清,季建华;基于合作博弈的JIT批量模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周章玉,曾敏刚,成思危,华贲,尹清华;化工企业供应链长期规划与投资决策体系[J];化工学报;2003年05期
4 魏巧云;如何构筑纺织业基于速度的供应链模式[J];物流技术;2005年09期
5 唐斌;黄国青;;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中国香港印刷供应链商会正式成立[J];印刷技术;2005年07期
7 ;工业电子技术与设备[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3期
8 冯富宽;;论钢铁业供应链管理[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药品智能包装[J];现代制造;2007年29期
10 姜美莲;林兆花;邓耀国;;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霍宝锋;李垣;赵先德;;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浦徐进;梁梁;唐林彬;;考虑产品结构的两级供应链协调合作策略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曹洋;向勇;;供应链物流信息共用平台建设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4 杨敏;刘志学;;定制ECR—有效客户反应的进展[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温德成;吴耀华;;制造业全球化与我国企业供应链创新[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蔡淑琴;梁静;鲍晓莉;付红桥;石双元;;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翁莉;;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模式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焰;;供应链中的延期策略研究[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飞;熊孟英;;基于模糊优选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代颖;马祖军;;信息技术与供应链动态特性[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艳平;高效供应链是国际贸易的保障[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姚蔚;北京现代:塑造供应链[N];中国汽车报;2005年
3 陈昌成;供应链危机 刘小兵空降救火[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孙丽;如何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山茅意 ;供应链:降低成本六步走[N];浙江日报;2003年
6 谭啸;供应链协同促PLM发展[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澹霖家;制胜在农资供应链时代[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闫海琳;审时度势 勾画未来[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叶军“煮汤”[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亚彬 杨世新 李协商;无缝对接钢铁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刘晋;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4 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5 陈阳;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艾上钢;供应链嵌入性结构及合作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程巧莲;从供应链到价值网的企业制造能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夏德;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机理与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谭涛;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蒋阳升;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敏全;供应链过程一体化与销售渠道创新[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吴剑波;基于IDC的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纪作哲;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4 顾宇;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张晓凤;构建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学;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新方向[D];复旦大学;2010年
7 吴雪;多供应商条件下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8 张先鑫;面向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任务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浦霄群;B2B网站模式分析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王兵;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管理[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83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18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