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7:30

  本文关键词: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 博弈 shapley value


【摘要】:传统的创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以制造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并对制造商独立研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非协同合作研发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研发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给出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润分配方法。
【作者单位】: 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研究”(11CGL044)
【分类号】:F274;F273.1;F224
【正文快照】: 21世纪,微软、苹果、Facebook等一批新兴科技型企业的崛起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思考。大家发现,这些企业往往自身并不具备雄厚的科技基础,他们通过引进、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开发,并在一些原有的外来技术基础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2 盛方正;季建华;;Shapley value对信息共享产生收益的分配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1期

3 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炜;龚本刚;;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收益分配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张华;高作峰;;考虑风险的Shapley值供应链利润分配策略[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3 文科;朱延平;;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4 陈东灵;;基于Shapley值法的品牌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福胜;王燕;郑洲;;基于政府参与的电力企业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5期

6 蔡椺;;修正的Shapley值法在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年32期

7 张迎建;;基于Shapley值公式的无动因成本费用分配[J];财会月刊;2010年03期

8 何燕子;;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利益分配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9 陈功玉;王珍珍;;虚拟企业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生延超;;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技术联盟企业利益分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愚;陈冬梅;张小敏;;基于和谐度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策略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Based Research on Profit Distribu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4 吕代平;梅洪常;;考虑创新激励的改进shapley值供应链利益分配[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5 桂良军;张广斌;;基于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张捍东;严钟;;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捍东;严钟;王健;;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严红;张文萍;;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Chen Yaping;Gao Hao;Huang Min;;Study of Joint Ventures' Profits Distribution Based on Improved Maximum Entropy Method[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翟丽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春丽;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军;水上救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程庆辉;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谭荔丹;顾客—企业视角下的价值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一;基于结构优化与运作模式创新的服装供应链合作风险治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郭微微;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3 李颖;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知识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韦春丽;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共同配送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梁艳春;物联网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殷丽玲;基于合作博弈的农超对接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杜恒;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李奇;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理论的商业房地产开发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宗发;长沙百事可乐基于供应链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王颖;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联盟对象间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2 但斌,张旭梅;面向供应链的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J];工业工程;2000年01期

3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的风险分析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4 徐浩鸣,康姝丽,徐建中;面向客户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纵向协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3期

5 张爱,袁治平,张清辉;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03期

6 张子刚,刘开军;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定价激励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06期

7 徐琪,Robin Qiu,徐福缘;集成工作流与Multi-agents技术的供应链协同管理[J];计算机工程;2003年15期

8 董进,柴跃廷,任守榘,张大巍;基于多代理协调的企业敏捷供需链管理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年01期

9 曹健,张申生;协同产品开发中的协商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年06期

10 秦荪涛,李承娟;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伟;;虚拟物流联盟核心能力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8期

2 彭本红;周叶;;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态博弈与防范对策[J];管理评论;2008年09期

3 阮国祥;傅克俊;;现代物流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J];江苏商论;2010年03期

4 杨武;;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5 孙志葳;陈凤霞;时延鑫;;浅议会计信息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1期

6 赵蕾;;轿车市场中在位厂商与潜在进入厂商间的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6期

7 胡超;郭红;王雨林;曾维忠;;林地流转的博弈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角度[J];林业经济;2011年03期

8 万三敏;;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购物市场转型升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9 王晓燕;曹细玉;;科学基金项目后期有效管理的博弈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晏曦;张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及建议[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刘荣添;叶民强;;建设代内小康环境中企业信用博弈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3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钱华;;开放经济条件下反洗钱的博弈分析[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5 李必伟;;关于诚信命题中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与研究[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6 肖卫;张俊飚;;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共地悲剧”的博弈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军;盖志毅;;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振华;袁晓文;;股权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博弈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钟兴华;;破解征地难题 促进和谐发展——征地拆迁的博弈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勇;汪贤裕;;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种博弈分析[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中明会计师事务所 王岩;内部控制失效的博弈分析与对策[N];证券日报;2006年

2 ;协同创新 勤廉为民 以精实高效的作风勇争一流业绩[N];扬州日报;2007年

3 徐冰;涨幅回落 上涨依旧——稳定房价应加强分类指导[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汪水山;解决银保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的博弈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9年

5 郭涛;技术转移战略提升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青岛保监局 于晖邋李齐 张华虎;银行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上)[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李闯;“三基色” 永续张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实习生 白明山;中关村节能产业联盟成立[N];科技日报;2007年

9 胡显玉邋记者 朱会伦;四川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致力建设和谐新扬州[N];扬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喜;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胡乃鹏;我国房地产金融成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张文;中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问题博弈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5 焦笑南;公司治理博弈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6 姜东明;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张彩霞;植物品种权许可实施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孙彩虹;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与协同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章志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震;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及博弈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黄元佗;人力资源投资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徐梦;基于供应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杜鹃;人力资本配置及改善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袁晓燕;跨国公司并购的博弈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6 陈雪娜;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竞争合作博弈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邓超;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融资的博弈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陆媛媛;高校新校区建设贷款行为博弈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李兹强;循环物流模式运作机理及其绩效评价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孔昭昆;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角色定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92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292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