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树的H公司代理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决策树的H公司代理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出处:《广西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代理商 信用风险 风险评估 决策树 数据挖掘
【摘要】:随着近期“新常态”成为流行词,新的商业模式,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当前商业应用类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大数据是基于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这两块缺一不可基石进行开拓的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则是在已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上,依托新思维而演变来的新模式。H公司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销售向服务转型的口号,试点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那么对代理商信用风险的研究对于公司而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加强代理商信用风险管理既是H公司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H公司所代表的行业领域,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呈现两大变化,以金融行业兴起为代表的,信用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互联网行业兴起为代表的,信息化数据化应用不断扩大,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规模不断放大,尤其是在大的全球市场环境持续衰退的背景下,信用风险再一次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着重从代理商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用风险评估这个点切入,基于决策树模型,依托H公司实际业务数据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文中先通过分析、比较几种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特点,总结出现有评估模型的几种缺陷,结合使用了H公司实际业务数据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决策树分析技术应用上的表现,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基本方法。以此为基础,对H公司代理商信用风险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对H公司代理商信用风险管理的业务流程改善的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针对以往相关代理商信用风险研究中财务数据缺失或并不能真实反映代理商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的问题,首先通过建立备选指标选取原则,筛选出代理商信用风险评估备选指标集,然后根据这些指标以及具体的相关行业研究成果将这些指标转变成可量化,有特征的属性,在保证真实、客观反映现实业务的基础上显著地解决了以往评估模型对中小公司失效的问题。第二,分析了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在代理商(即中小公司)信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局限,利用决策树分析技术,从事务性交易数据出发,有效解决了信用风险评估不能在交易过程中及时进行的问题,代理商信用风险评估效率和精度都有极大的提高。第三,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H公司的代理商信用评估体系进行了流程设计,对业务流程的重构提出完善意见,对整个行业在代理商信用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3;F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彦芳;;浅谈加强长沙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建设[J];中外企业家;2009年18期
2 丁欣;国外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现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曹明;张锦云;;集团信用风险评估的行业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6年04期
4 韩巍巍;;利刃在手,欺诈难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迫在眉睫[J];市场研究;2011年06期
5 苏诚;;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华德志;;基于两类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7 李菲雅;邓翔;;等距特征映射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王春峰,李汶华;小样本数据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9 周绮凤,刘闽,林成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拒真纳伪”两类错误的平衡控制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马海英;;基于混合系统的信用风险评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绮凤;林成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多分类方法的比较[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刘睿;周宗放;;云理论在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宇翔;鲁炜;黄敏;;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陈林;周宗放;肖珉;;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卫容之;中国信用风险评估仍高居“A类”[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记者 陈小三;日本信用风险评估工具登陆中国[N];国际商报;2006年
3 海 燕;AMS信用风险评估引入中国[N];中国商报;2006年
4 程汲;地区信用风险评估应该推行[N];金融时报;2004年
5 李良;紧缩政策下债券买点渐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今年保险资金投资需求超过6000亿[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亮;美三大评级机构惹恼欧盟[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英见;基于信息融合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赵静娴;基于决策树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肖珉;我国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与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罗圣雅;台湾上市柜公司信用风险评估[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龙;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朱金金;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田冰冰;农业价值链融资中农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4 杨琴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朴文慧;基于模糊动态支持向量机集成方法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唐雪婷;信用风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正基;神经网络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问题中的应用比较[D];复旦大学;2014年
8 伍永祥;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信贷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颜文超;双边信用风险评估调整的动态衍化的密度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邓大鹏;P2P网络借贷动态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26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32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