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基于成熟度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15 22: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成熟度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评价 出处:《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供应链 信息共享 成熟度 模糊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盈利水平低、建设成本高、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信息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还缺乏对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方法。因此,本文将成熟度概念引入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领域,并将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用于度量其信息共享程度。再构建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来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以某公司为实例,进行相关评价,验证本文的思路及方法。为实施科学合理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评价提供了借鉴和理论依据。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ch as low profit level, high construction cost and backward management mode. Information shar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aturity into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degree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is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maturity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is constructed. Using fuzzy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relevant indicators, and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Finally, take a company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relevant evaluation.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073)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D630015)
【分类号】:F426.92;F274
【正文快照】: 今天的商业竞争不再是企业独立的行为,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决定整个供应链的效益。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信息共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信息共享也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基础[2],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弘;王耀球;;基于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框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2 陈国庆;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王海强;王要武;;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琥庭;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李洪文;侯峰;范恩强;;模糊综合评判在灭火救援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0年09期

3 蒋培玉;沈斐敏;凌丽芸;;城市隧道机电系统模糊综合安全评价[J];安防科技;2011年07期

4 王庆生,曹健,刘维平;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规则的干部评测系统[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刘丽,周新;模糊综合评判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6 张恒;用大蒜及其提取物保鲜蔬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黄海;;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8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孙晶;陆小雪;张丽华;;南瓜莲藕复合果蔬汁制作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10 王慎敏;于海泳;陈昌春;马其芳;;综合效益评价视角下土地整理项目方案择优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学进;董玉革;;基于离散模糊事件隶属函数的模糊可靠性分析[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姚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韩亚南;宋金杰;;基于模糊积分的医学情报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辉;李永级;韩晓光;;基于AHP和模糊评判的船员安全值班水平评估[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夏藩;;“极大可能性估计”中参照函数的选择[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戴祯平;;贵州省县级供电企业综合能力模糊评判应用[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7 熊鸿斌;刘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8 李春萍;;基于分布特征的海淀区垃圾清洁站及居民小区大气质量模糊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9 杨红玲;吴建军;;应用模糊综合法评析企业财务结构状况[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唐忠华;王鑫;杨松年;;基于三角模糊数属性层次模型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叶笠;基于统一节点电压增量比向量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赖军臣;基于病症图像的玉米病害智能诊断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玉芬;基于模糊数学的机械零件表面结构几何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郝学军;铁路多经效益型物流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夏萍;灾害应急物流中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曹芳;电力市场体系协调运作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宏亮;钢铁企业多粒度分型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训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品牌培育:文化战略的视角[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媛;基于灰关联及其预测的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警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单文娟;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顾之宇;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王焯;基于模糊理论的尾矿坝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善花;中国种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苌占波;咀嚼机器人建模与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婧;阜新市细河以北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岩;电动轮自卸车轮边减速器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二石;崔铭伟;宋立夫;;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霍佳震,马秀波;基于流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3 刘明菲;汪义军;;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4 王静,卢震,黄小原,张伟;电子商务环境网络营销系统牛鞭效应的H_∞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郭敏,王红卫;一类供应链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协调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6 石小法,杨东援;一种简单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7 马士华,胡剑阳,林勇;一种基于期权的供应商能力预订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8 柳键,马士华;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张玉林,陈剑;供应链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信息共享协调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开军;张子刚;;分散式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定价激励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经意;B2B电子市场下的供应链契约随机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黄宝凤;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合约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鲁其辉;供应链信息的协调管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汪蓉;信息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先;;民用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及其集成[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03期

2 缪强;张成宏;;自贡市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研发及应用[J];四川气象;2005年04期

3 江贻芳;顾旭东;孙维志;;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工程勘察;2006年09期

4 白社教;平娟;;棚改工程信息优化管理研究[J];建设科技;2011年11期

5 孙现军;王卫华;;浅论工程项目信息不畅通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3期

6 张怀莉;;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标准化研究及应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7 李克鲁;陈燕申;金晓春;;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及其空间数据标准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06年12期

8 ;信息共享 开创未来——“城镇供热系统监控技术研讨会”召开[J];区域供热;2007年01期

9 ;便捷空间——实时资源信息共享的大开间布线系统[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年04期

10 徐广;郝亚琳;黄有亮;;建筑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凯;;建筑市场信息共享[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白云;高国勇;;基于Web的城市地下管线元数据共享机制的研究[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江贻芳;孙维志;;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进展[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时锦;樊惠萍;王习祥;黄伟;;面向应用的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服务[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储备;范晓莉;何倬;蔡青;;网络CAD技术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展望[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李英祥;;数字家庭网络与家庭网关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江贻芳;;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敏;周国祥;;OPC XML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朱闻杰;;淮安市规划管理综合业务支撑系统设计与开发[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魏文郎;;建筑工程项目模型[A];《智能技术应用与CAD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丽媛;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共享管线数据信息[N];中国建设报;2007年

2 赫丽萍;BIM成就完美合作[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韩宗帅邋赵一朴;西安出台加强城管工作意见[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河北省建筑业协会材料设备管理分会会长 王洪斌;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陆维馨;西部建工集团“合纵连横”实质性启动[N];建筑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安治永;统一标准是协同设计发展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汪雯;韩国建设数字城 打造智能新生活[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武萍;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郑丽虹 通讯员 丁明超;室内设计:深圳又一块金字招牌[N];深圳特区报;2005年

10 江贻芳 孙维志;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有效管理[N];中国测绘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蔚;基于要素的建设项目协同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立苹;建筑供应链管理及其应用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婉琼;建筑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构建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铮;基于SCM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评价模型及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田波;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周金菊;基于BSC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逄锦荣;建筑施工图与工程概预算的一体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7 马玉刚;基于数据仓库的集成建筑管理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张颖娟;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筑业与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段正纲;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方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付艳萍;建筑企业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30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430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