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12207字 投稿:龚勅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12207字 投稿:龚勅勆
全文11页 共12207字
0引言自9·11恐怖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2005年禽流感事件、2008年年初南方遭遇罕见持续大范围暴雪和冻雨事件、2008年毒奶粉事件以及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危机频发的社会时期。突发事件对企业与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汤唯首打枪,请瞄准《三城记》开拍深山赶拍据媒体报道,曾拍摄过《秋天的童话》、《宋家王朝》等名片的香港导演张婉婷罗启锐夫妇为了拍摄成龙的“家史”准备多年,之前还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龙的深处》,《三城记》由张婉婷和罗启锐执导,以成龙父母早年历经战乱,从内地…
一、引言供应链(SupplyChain,SC)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组织的主要运作形式,但经济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也为这种外部生产模式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暴露,比如低产品质量、延迟交付、缺货损失等。在没有清晰的命令和控制结构情况下,由于供应链成员具有各自独立的、…
作者:曹智沈灏霍宝锋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年01期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Cooper等,1997)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包含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整合,物流、金融供应链等若干分支的庞大学科。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供应链管理研究一直聚焦于二元耦合(dyad)关系,如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1],而忽视了供应链是一种由一(多)个供应商—一(多)个买方或者卖方—一(多)个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二元关系的研究范式能够帮助我们简明地理解买方或卖方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关系的特征,但却忽略了二元关系嵌入在更广泛的由不同二元关系交织而成的商业网络之中的现实[2]。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正变得更加“平坦”(Friedman,2007),竞争已经由企业间竞争演化为供应链网络间的竞争[3]。在网络情境下,二元关系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已经不能满足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和实践的需要。例如,在研究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不考虑买方与每个供应商的关系,就很难准确刻画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同时研究买方与每个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实践看,供应链管理也已经从简单的二元关系管理转向更加复杂的网络关系管理,而基于二元关系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理论研究已经无法有效指导网络关系管理实践。除了管理二元关系以外,很多管理者并不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4]。针对这种现状,有学者指出三元(triad)是网络分析的最小单元[5],应该从三元的视角来研究供应链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管理问题(Nair等,2011)。 现有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元关系管理方面,三元关系研究寥寥无几,这不仅阻碍了学者们深化对供应链关系管理的认识,也影响了管理者对供应链关系的有效管理。我们认为,在全球化和竞争网络化的背景下,从三元视角研究供应链关系管理问题,对于相关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追踪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促进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发展,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概念及其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对国外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便为我国学者研究供应链关系管理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 二、二元关系与三元关系辨析 英语有一句俚语“Two is company;three is a crowd”,意思是“两人成伴,三人不欢”。或许,我们可以用这句英语俚语来解释当前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几乎都聚焦于二元关系,而无视三元关系存在的部分原因。在基于二元关系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有关二元关系的关系资本、信任、承诺、权力等问题。例如,Cousins等(2006)[6]研究了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资本对其供应商关系结果(如产品设计、流程设计、交货期缩短等)的影响;Zhao等(2008)考察了制造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权力与关系承诺对其客户整合的影响;Yeung等(2009)探讨了制造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权力对其供应商整合和内部整合的影响。这些研究毫无例外地只考虑了买方与供应商或者卖方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任何企业都不止有一个供应商和客户这样一个事实,企业与供应商或者客户的关系是嵌入在由其他二元关系交织而成的商业网络之中的[2]。买方与某一供应商之间的二元关系或者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二元关系可能会影响买方与另一供应商之间的二元关系[7,8],甚至影响到供应商与其客户之间的二元关系(Nishiguchi和Beaudet,1998)。换句话说,二元视角下只考虑两个核心企业的简化方式严重脱离现实,尤其是在全球化采购与网络化合作以及供应链管理盛行的背景下。虽然我们可以用二元视角来研究买方与供应商或者卖方与客户之间的交互影响,但有证据表明这种研究视角并不能全面解释嵌入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的买方与供应商或者卖方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行为(Wasserman和Faust,1994)。 不同于“Two is company;three is a crowd”的说法,我国的《道德经》第42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这里的“三”指的是阴、阳和气,但却蕴含着三元结构是构成复杂关系的基础这层意思。这种复杂的三元关系早已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如Simmel(1950)[9]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之间的区别。首先,在由三个或更多个体组成的群体中,一个个体可以被其他个体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打败,通过牺牲个体利益来维护群体的整体利益。而在二元关系中,没有一个个体能够通过争取多数票来击败另外一个个体。因此,相对于三元结构而言,,二元结构可以保持两个个体的独立性。其次,相对于三元结构中的个体而言,二元关系中的个体具有非常大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特别是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相关个体可以以解除合作关系或者退出合作相威胁。而在三元关系中,个体以退出合作相威胁的作用要比在二元关系中小得多,因为三元关系中的其他个体可以通过互相抚慰和紧密的合作来减弱由第三方退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在任何关系中,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三元关系中,倘若两个合作伙伴发生利益冲突,第三方可以充当调解者进行调解;如果某一合作伙伴以卑劣的手段对待另一个伙伴,那么不仅会损害他们之间的二元关系,而且还要面临与第三方的关系受损的风险(Greve等,2010)。由此可见,在三元关系中,采取卑劣手段的合作伙伴有可能要遭遇双重惩罚的风险,因此,三元关系有利于遏制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冲突的发生以及管理和解决冲突,因而能够促进各关系方之间的合作[10]。三元结构能够降低关系方个体的独立性和议价能力以及减少它们之间的冲突,因而有利于群体的生存,并且以牺牲个体的独立性为代价来保持群体的属性。Weick和Penner(1966)[11]认为,大多数发生在由三个或更多个体组成的群体中的流程可以在三元而非二元中找到,因此,三元结构更加适宜充当社会交互关系的基本分析单元。第三方的介入既可能改善原来的二元关系[10,12,13],也可能恶化原来的二元关系[12,13]。显然,二元研究范式无法回答第三方如何影响不与其直接相关的双边关系,而三元研究范式则能较好地解答这个问题,并可以深入研究在三元关系中的某个二元关系是如何影响其他二元关系的[1]。因此,基于三元视角分析组织间关系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在供应链关系管理的相关文献中,已经有一些学者运用三元视角来考察供应商—买方或卖方—客户之间的关系(参见表1)。 三、基于三元关系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前沿探析 本部分从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对三元视角下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现状进行评价。我们分别在ABI ProQuest、BSP、Elsevier和Wiley InterScience四个数据库中把“triad”、“triadic”、“triads”和“supply chain”作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共得到八篇核心文献(参见表2)。 Simmel(1950)[9]率先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全面论述了从二元分析范式向三元分析范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组织间关系研究忽视了三元结构的存在[12]。在过去的十年里,运用三元视角分析组织间关系和战略选择的方法已经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14-16]。典型的供应链一般包括供应商(supplier)、买方或者卖方(buyer/seller)、客户(customer),是一种典型的三元结构。受到三元视角的启发,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了供应链链上供应商—买方或卖方—客户(supplier-buyer/seller-customer)之间的关系。例如,Wu和Choi(2005)运用扎根理论所倡导的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1989),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种买方管理下的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Choi和Wu(2009b)[5]运用行为心理学的平衡理论和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详细地分析了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各种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供应链链上企业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文从三元关系的理论视角、关系结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三元关系的理论视角 从所运用的理论来看,由于三元是关系网络的最小分析单元,因此有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来综合分析供应链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如网络嵌入性理论(Choi和Kim,2005)、平衡理论和结构洞理论[5];另有学者[14,15]基于三元视角运用网络传递理论(network transitive theory)考察了国际商务和战略管理领域的供应链关系管理问题。此外,还有学者运用企业战略竞合理论[8]和委托代理理论[17]来研究供应链关系管理问题。 具体而言,Choi等人(2005)首先意识到三元视角对于分析供应商—买方或者卖方—客户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供应商与供应商(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关系对于买方的战略重要性。一方面,根据结构洞理论(Burt,1992)和互补能力理论(Lorenzoni和Lipparini,1999),买方可以通过培育两个供应商的部分互补能力并使他们保持竞合状态来获益[18];另一方面,买方的其中一个供应商很可能嵌入在该供应商更广泛的上游供应网络之中,短期内该供应商的绩效可能并不令人满意。但是,买方应该意识到如果该供应商的上游供应网络拥有充足的技术和创新资源,那么,维持与该供应商的长期关系也是有价值的[19]。买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从原来的二元关系拓展到考察供应商的上游供应网络,以便更加全面地考察相关供应商的能力和绩效。 鉴于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买方管理其与供应商(buyer-supplier)关系的重要意义,Wu和Choi(2005)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可能表现形式。通过对买方及其供应商的访谈以及利用其他来源的数据,作者总结出冲突型(conflicting)、契约型(contracting)、“狗咬狗”型(dog-fighting)、网络型(networking)、交易型(transacting)等五种供应商与供应商关系类型。在此基础上,Choi和Wu(2009b)[5]运用行为心理学平衡理论分析了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三种平衡状态和三种不平衡状态,并用结构洞理论分析了三种结构洞状态,最后提出了关于不同状态之间转化可能性的命题,但没有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寻求有关三元视角相关命题和假设的实证支持,Wu、Choi和Rungtusanatham(2010)率先进行了三元关系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实证检验[8]。结果表明,买方会影响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使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竞合状态,进而促进供应商在质量、配送等方面的运营绩效。 Rossetti和Choi(2008)[17]把三元分析从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三元关系拓展到零部件供应商—原始设备制造商(以下简称OEM)—客户之间的三元关系,并且研究发现零部件供应商与OEM之间目标不一会导致供应链去中介化(supply chain disintermediation),即零部件供应商可能绕过OEM直接与客户发生关系。Li和Choi(2009)[20]则把三元视角应用到了服务外包领域,并运用动态观考察了外包前、后买方扮演的角色及其议价能力变化状况。 (二)三元关系结构 当前研究的三元关系结构主要是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结构,如Wu和Choi(2005)[7]、Dubois和Fredriksson(2008)[18]、Choi和Wu(2009b)[5]以及Wu、Choi和Rungtusanatham(2010)[8]。此外,Choi和Kim(2008)还考察了供应商的上游供应网络—供应商—买方(suppliers' upstream network-supplier-buyer)之间的三元关系[19];Rossetti和Choi(2008)研究了零部件供应商—OEM—OEM的客户之间的三元关系[17];Li和Choi(2009)动态分析了服务买方—服务提供者—买方的客户(buyer-supplier-buyer's customer)之间的三元关系[20]。不过,笔者还没有发现有关供应链链上企业其他三元关系(如卖方—客户—客户)的研究。 (三)三元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尽管三元关系对于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很少分析三元关系的影响因素,而且仅有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战略管理领域。Madhavan等(2004)[12]着重研究了竞争对传递性三元关系形成的影响。传递性三元关系是指三方之间都有直接联系的三元结构。Madhavan等(2004)[12]认为,聚合(clustering)和抵制(countering)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会促进传递性三元关系的形成。他们所说的聚合是指为了获取互补性资产并为各关系方创造价值而聚合形成三元关系,而抵制则指为了防止某一关系方利用结构洞优势独享利益或价值而采取的抵制行为。他们研究发现:地理上相近(geography proximity)的关系方之间常常具有文化、利益和机会方面的相似性,因而相互交往更加频繁,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和运营活动的协调更加容易进行,互补性资产也更加容易发挥作用。于是,他们推测:如果关系三方地理上相近,就更可能出于聚合动机而形成传递性三元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果关系三方具有技术上的相似性(technology similarity),那么更可能出于抵制动机而形成传递性三元关系。现有研究表明,技术相似的企业很可能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往往为了密切监督其他技术相似的企业的结盟行动而进行模仿,因而有比较强烈的动机建立企业之间的联系。因此,抵制动机是技术相似的企业之间建立传递性三元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 除了地理相近等影响三元关系形成的外在因素以外,还有学者考察发现一些内在因素也会影响三元关系。例如,Greve等(2010)研究发现,企业决策者一般都偏好对现有的合作伙伴和关系进行拓展,或者通过推荐方式与合作伙伴的伙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两家没有联系的企业倘若具有一个共同的第三方,就很可能通过这个共同的第三方来建立关系。另外,企业之间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内聚力(cohesion)等内在因素也有可能对三元关系的形成产生影响。Rowley等(2005)研究发现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和不平等性对退出联盟的影响要大于相似性和内聚力的影响,但他们没有考察这些因素对三元关系形成的影响。 在我们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中有两篇专门考察了三元关系的前因变量。由于可替换零部件不必自制,因此,OEM经常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其供应商和客户的中介或经纪人。Rossetti和Choi(2008)[17]考察了OEM的供应商和客户不通过OEM直接建立联系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OEM与其供应商目标不一会导致OEM的供应链去中介化,因此,可以认为企业之间目标一致与否会对三元关系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除了这些组织间因素以外,还应该认识到在供应链网络中核心企业促进三元关系形成的作用。Wu、Choi和Rungtusanatham(2010)[8]研究发现买方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这种三元关系的形成,因而可以通过施加影响来促成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合关系,并从中获利。 (四)三元关系对供应链关系管理的影响 买方与供应商(buyer-supplier)和供应商与供应商(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二元关系是嵌入在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的。在这种背景下,只考虑二元关系的两个节点,就不可能充分理解某一节点企业(如买方)的战略以及两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忽视企业的长期利益。Choi和Kim(2008)[19]指出,买方在评估供应商时,如果不考虑供应商的上游供应网络而只考虑自己与供应商的关系,那么很可能会把所有当前绩效欠佳的供应商排斥在供应商名单之外。但是,倘若考虑供应商上游供应网络的资源和技术力量,那么,买方很可能会从战略的角度保留那些短期绩效不好,但其上游供应网络资源多、技术力量强的供应商。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的,更有可能受到买方的影响或者控制[8,18]。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买方—供应商—供应商(buyer-supplier-supplier)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5]。例如,在最近的研究中,Villena等(2011)发现买方与供应商(buyer-supplier)之间的二元关系存在负面效应。作者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明确指出,这种二元关系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但是,如果两者关系过于亲密就会提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几率,从而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Villena等认为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会对绩效产生倒U形非线性影响,而不是线性正向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观,没有考虑供应链的网络效应。事实上,在三元关系的情境中,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嵌入在供应链网络中的,这种网络嵌入性会促使网络成员企业看重自己在网络中的声誉,因而有助于遏制或至少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三元情境下,买方与供应商(buyer-supplier)关系同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倒U形的,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这个例子说明原来有些关于二元关系的结论不适用于三元关系,因而有必要重新考虑并做出相应的修正。总之,三元观有助于我们开展更加全面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用以指导如何更好地管理供应商—买方或者卖方—客户之间的关系。 (五)三元关系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包括案例研究(case study)、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等不同的方法。在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领域,使用较多的实证方法是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前者主要旨在创造和发展理论,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现有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大多是概念研究和案例研究,而调查研究较少,这说明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事实上,我们只找到两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8,17]。在概念研究中,Choi和Kim(2008)[19]运用相关的社会网络理论把结构嵌入性引入了三元关系分析;Choi和Wu(2009b)[5]运用平衡理论和结构洞理论考察了三元关系及其转化过程问题;而Li和Choi(2009)[20]则把三元关系研究拓展到服务外包领域。在案例研究中,Wu等(2005)对八家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出五种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Dubois和Fredriksson(2008)[18]对沃尔沃汽车座椅供应商网络管理进行了案例研究,证实了三元采购战略的可行性以及这种战略对效率和创新的贡献。目前,相关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例如,Rossetti和Choi(2008)[17]以及Wu、Choi和Rungtusanatham(2010)[8]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OEM去中介化以及买方—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供应商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在定量的实证研究方面,很多学者没有采用三元视角来分析相关问题,部分原因是收集数据比较困难。Wu等(2010)[8]率先进行了基于三元视角的定量研究。为此,他们完成了过程非常复杂的数据收集工作。他们首先得向买方发送问卷,然后根据买方反馈的问卷分别向买方的两个供应商A和B发送问卷,最后对买方及其供应商A和B的问卷进行配对整理。这种数据搜集方式的有效样本回收率很低。Wu等(2010)[8]虽然从买方处回收到140份问卷,但最后配成可用的三元关系数据只有43份。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的困难构成了限制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定量研究的主要障碍。从方法看,当前针对三元关系问题的定量研究(如Rossetti和Choi,2008[17];Wu等,2010[8])仍然采用主流的结构方程模型。 我们从三元关系的理论视角、关系结构、影响因素、对供应链关系管理的影响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对现有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参见表2)。 四、现有研究不足分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三元关系视角对我们理解供应商—买方或者卖方—客户之间的关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通过以上文献梳理,不难发现现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部分根据上文文献梳理的结果来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的前沿趋势,对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理论研究分析与展望 当前对供应链关系管理中三元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整合的理论框架。一个完整的理论应该能够回答“何谓”、“如何”、“为何”、“何人”、“何时”、“何地”等问题(Whetten,1989)。根据这个标准来审视当前的三元关系研究就不难发现,除了案例研究、概念研究以及小部分定量研究比较清晰地界定了三元关系的内涵(即回答了何谓三元关系的问题)以外,学者们并没有清晰识别和确定供应链三元关系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也没有深入研究赖以揭示或解释三元关系的组织理论和社会理论的适用范围。这既说明现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又告诉我们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具体而言,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应该致力于考察以下问题。 1.关于“何谓”的问题。当前对三元关系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买方—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上。这些研究虽然就买方如何管理供应商网络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启示性的观点,但也暴露了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考虑买方的客户。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不但包括供应商和买方,而且必然还包含买方的客户,而且在某些情境下客户在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当前网络团购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兴起尤其突出了客户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仅仅分析买方—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不足以全面理解供应链作为当前竞争的基本单元如何获取竞争优势这个问题。另外,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买方来讨论问题,研究结论当然也大多是针对买方得出的,对于供应商或者客户的决策和启示关注不够。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借鉴买方—供应商—供应商的分析思路,分别从供应商、买方或者卖方、客户的角度探讨卖方—客户—客户或者供应商—买方—客户等可能的三元关系状态,在扩大研究对象的同时扩大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除了关注三元关系中的各关系方本身以外,旨在回答“何谓”问题的研究还应该识别三元关系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调节变量。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关系方的地理相近性、技术相似性、资源或能力互补性、目标一致性和买方作用等前因变量(因而只能反映组织间因素对三元关系形成的影响),而忽略了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企业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竞争导向观则认为,企业的竞争导向,如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和“联络员”(tertius iungens)导向[1 3]也会对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有必要深入分析企业为了建立和维护三元关系必须具备哪些资源和能力条件,并且借用战略管理研究中的战略导向、动态能力等概念深入研究供应链三元关系的前因变量。 能够改善结果变量(如绩效)是前因变量是否具有理论研究合法性的标志。当前对三元关系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见,而且主要集中在供应商绩效上[8]。事实上,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可以考察不同的绩效。例如,如果我们关注三元关系能否给三个关系方都创造价值,那么就必须考察这三个主体的财务绩效或者创新绩效等变量;但是,如果我们更关注三个关系方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了改善,那么还必须考察三者的关系绩效。Chen和Paulraj(2004)指出,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倾向于采用单一指标来测量绩效。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考察三元关系对多方面绩效的影响,如财务绩效、运营绩效、关系绩效等。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三元现象,除了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以外,今后还必须考察在三元关系与绩效或者其他变量之间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这就要涉及“如何”和“为何”的问题。 2.关于“如何”和“为何”的问题。在确定了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之后,就应该运用相关理论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三元关系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主要回答“为何”而非“如何”问题。由于三元是网络分析的最小单元,因此,可以用社会网络理论来分析三元及其与相关变量的关系。事实上,现有研究主要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及相关概念(如网络嵌入性、网络传递性等)来研究三元关系,但对关系内容的假设过于简单。Choi等学者假设关系只有合作和竞争两种状态。事实上,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只是关系的一个方面,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游供应商方面,忽略了供应链下游的客户,也较少关注三元关系的前因和结果问题,因而限制了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三元关系。社会网络理论比较关注对组织间因素、网络特征(如网络密度和中心度)的分析,而对组织内部因素关注相对不足。因此,后续研究可以运用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观和战略导向观等来研究供应链中的三元关系问题,并且合理解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来检验相关的理论假设。 3.关于“何时”、“何地”和“何人”的问题。权变理论认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可能具有普遍适用性(Lawrence和Lorsch,1967;Thompson,1967)。因此,在供应链三元关系研究中,有必要识别重要的调节变量,以确定相关假设或理论的适用范围。例如,供应链三元关系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搞清怎样才能在不同的资源情境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互补资源。绩效对供应链关系的依赖程度在资源丰裕情境下可能要低于在资源贫乏情境下的依赖程度,环境的动态性、资源丰裕度和复杂性可能会对三元关系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考察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的三元关系及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调节作用。 由于三元关系研究重在考察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影响。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Xin和Pearce,1996),对于我国企业自然也是举足轻重(Zhao等,2008)。但是,现有的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并没有给予文化背景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关注中国或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供应链三元关系问题。未来可以研究国家或民族文化对三元结构及其与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我国学者更应该以三元关系为基本分析单元来研究我国供应链链上企业之间的三元关系,然后逐步拓展到四元、五元甚至更多元的关系,以指导我国企业供应链关系管理实践。 此外,当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静态研究,鉴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中,供应链链上企业很可能面对一种“超竞争”状态,它们的角色和作用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今后应该基于三元视角动态分析供应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二)研究方法分析与展望 目前实证研究主要有演绎和归纳两种范式(Babbie,2007)。演绎范式主要采用回归或者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归纳范式主要通过聚类分析来寻找研究对象的可能组合方式或类别(possible patterns/clusters),然后在不同的模式下检验相关假设。现有的三元关系研究主要采用演绎范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概念研究来定性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鉴于实证研究对于论证三元关系的重要意义,未来可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有关三元关系的理论或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命题或假设,然后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或者通过设计问卷和搜集数据,运用统计工具验证相关假设,并最终丰富和发展三元关系理论;或者借鉴社会网络的研究范式,采用二手数据来检验相关假设。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Wu等(2010)[8]研究中所采用的流程来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除了演绎范式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结构化研究方法”(configuration approach)(Boyer等,2000)分析我国当前供应链三元关系的主要管理模式,并结合运用战略匹配理论、制度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无论是供应商、买方还是买方的客户)提供战略决策指导。 针对二元视角在研究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方面的不足,笔者建议我国学者把三元结构作为基本的网络分析单元,用它来研究我国企业的供应链关系管理问题。作者介绍:曹智(1989-),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沈灏(1982-),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霍宝锋(1977-),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一、引言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Cooper等,1997)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包含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整合,物流、金融供应链等若干分支的庞大学科。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形成鲜…
0引言随着近几年政府对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重视,逆向物流本着环境保护的原则开始受到了国内学者和政府的重视。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逆向物流本身也是尚未挖掘出的重要利润源泉。回收物品数量的剧增、新的环境法规的产生、最大利用率及高回报率的追求[1],使得逆向物流企…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1.09.0111国际物流作业信息活动模式首先,依专业分工与物流作业地点来划分,第三方物流可以划分为储存活动与运输活动两种分工模式,以保证在仓储活动和运输活动两个环节都能实现最好的效率[…
林志颖今年40岁了,提到他大家还是亲切叫他“小志”,除了他那不老的容颜,大概也是缘于他的成名曲《十七岁那年的雨季》。40岁的林志颖近来凭借他的儿子“小小志”重回被关注的视野,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在娱乐圈屡试不爽,除了歌手、超级奶爸身份外,方舟子对林志颖的…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本文关键词:基于三元视角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4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