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的模式选择
本文关键词: 研发战略联盟 模式选择 电动汽车 强强合作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论述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的广泛实践和模式归纳基础上,为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设定国际间研发战略联盟、国内研发战略联盟、国家间政府合作战略联盟三大类及其10种具体的模式选择。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extensive practice and model indu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R & D strategic alliance, this paper sets up international R & D strategic alliance and domestic R & D strategic alliance for our country electric vehicle R & D strategic alliance. Three categor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their 10 specific model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高新支行;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SZ090219)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机制研究”(W2007B15)
【分类号】:F273.1;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东红;企业联盟研发:风险与防范[J];中国软科学;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德明,华金科;技术标准——企业协作研发的新动力[J];科技和产业;2005年05期
2 马秀梅;秦远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3 张洁音;李明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4 薛卫;雷家殨;易难;;关系资本、组织学习与研发联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5 靳珠;;合作创新中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08期
6 刘华;论我国企业的合作竞争[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7 黄顺武;;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风险及其规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李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风险控制[J];价值工程;2010年35期
9 彭沾;;基于企业研发联盟的知识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4期
10 孙耀吾;华金科;;企业协作研发中技术标准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自东;;非对称企业合作研发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庆辉;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官小春;高科技企业研发超越预算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钊;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邢永杰;基于博弈论的虚拟组织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樊增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蔡继荣;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及联盟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靳景玉;城市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杨克磊;共同研发活动的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影;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吕萃婕;中外企业技术联盟中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蕾;吉林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小群;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冠华;浙江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创新风险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娟;企业间虚拟R&D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媛;我国家用空调企业纵向合作研发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婷云;联盟企业风险收益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郑航;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张海鸥;奇峰公司新产品开发创新模式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电动汽车研制概况[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5年04期
2 王颖洁;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王勇;电动汽车技术初探[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2期
4 ;电动汽车的发展给电工行业带来市场机遇[J];电器工业;2002年11期
5 ;法国的电动汽车开发[J];公路与汽运;2002年06期
6 胡树华,杨威;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J];北京汽车;2004年03期
7 ;欧盟将启动新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8 孙冰;;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对电力营销的影响[J];大众用电;2011年03期
9 ;膨胀的电动汽车充电站[J];中国汽车界;2011年11期
10 胡德森;美研究电动汽车电池[J];汽车技术;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宏;汪映荣;;核电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生命周期评价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唐浩;;在电动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钱立军;张翔;;基于系统仿真的电动汽车优化技术[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罗韬;石建珍;;稀土政策与电动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发展[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10 张铁军;;低碳背景下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规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松泽成文;普及电动汽车需解决四项关键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修霄云;政府应率先使用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4 刘维东;电动汽车是全速前进还是减速慢行?[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燕;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四大优势[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向杰;中国电动汽车之路怎么走?[N];科技日报;2009年
7 刘哲;愿电动汽车“河南造”早成气候[N];河南日报;2009年
8 张金江 吕鸿 李潇 吴成良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张金江 本报记者 吕鸿);欧盟欲靠发展电动汽车搏未来[N];人民日报;2010年
9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林伯强;中国的汽车梦应该是一个电动汽车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实习生 郭子峰 记者 马建敏;电动汽车:如何破解“充电难”[N];河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姜卫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无刷直流电机动态性能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卫钢;纯电动试验车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薛玉春;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军年;电动轮独立驱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珂;电动汽车高效快响应电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赵涛;一种新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仿真及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万仁君;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线调度与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赵国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电动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开发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朱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及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郝东辉;电—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苗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思维;基于镁合金的轮毂式电动汽车整体式车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贾学强;电动汽车电控单元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哲;双轮直驱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9 翟跃;电动汽车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邢斌;电动试验车动力系统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0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50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