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物流 服务 发展模式 出处:《南昌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优势在于特定地域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协作,地理上的聚集为集群内外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作匹配创造了环境和条件。集群经济的兴起,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部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但是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物流服务体系滞后。而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本文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借鉴国内外各个国家及地区产业集群物流发展模式的实际经验基础上,以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模式为代表,分析了吉安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物流发展模式和建议。同时客观描述了产业集群与物流服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实现吉安产业集群物流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式,以增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Abstract]: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g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clus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a country or region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creates th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uster. The rise of cluster economy brings about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t has strong vitality and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lag of logistics service system. As an advance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modern logistics is a kind of advance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It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third profit source after reducing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which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dustrial cluster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l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aking the logistics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l of Ji'an industrial clust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logistics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 of Ji'an industrial clus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objectively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logistics service, which influences each other and restricts each other. I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low cost and high benefit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in Ji'an industrial cluster. Intensive and specialized way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play a key role.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2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3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4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5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6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7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8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9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10 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J];投资北京;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4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52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