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北
本文选题:模糊综合评价法 切入点:“农超对接” 出处:《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农超对接"的绩效,对于提高"农超对接"的运行效率以及推进和深化"农超对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了"农超对接"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对66个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调查数据,对河北省"农超对接"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绩效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农超对接"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河北省"农超对接"的高效运作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Nongchao docking" and to promote and deepe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gchao dock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super docking", and combines the survey data of 66 farmers'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agricultural super docking".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in Hebei Provinc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at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ecision basis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in Hebei Province.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YJ091)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项目(JRS-2012-1040)资助
【分类号】:F323.7;F721.7;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陈忠,秦巧燕,张竹清,黄丽华;模糊数学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04年06期
2 韩晓,何明,李金林,杨勇;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科研项目风险评价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侯福均,吴祈宗;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铁路营业里程预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肖健华;基于核方法的智能综合评价框架系统建造方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王陆军,廖晓芬,王科;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希宋,王玉梅;大型国有企业人才规模控制的生产函数模型[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7 刘元洪;罗明;刘仲英;;供应链评价体系构架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8 楼文高;基于密切值法的书刊印刷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与排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谢俊元;须文波;;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载人深潜器操纵技巧评价方法[J];船舶力学;2007年05期
10 董维红,林学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松嫩盆地松花江北部高平原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鹏;刘玉洲;;范数灰色理论在煤矿事故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蔡雷;;系统评价中的可加性评价函数及其判别[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届电子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孔峰;乞建勋;刘鸿雁;;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改进夹角度量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赵晓彤;蓝澜;杨善让;;ACE模式下机组负荷分配的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鸣;贾俊国;张婷;王鹤;;输配电企业电能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慧;董靓;;居住区绿色景观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阳旭;;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贤强;张宝生;殷冬青;韦静;;石油石化企业经效指标设计及综合评价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薄涛;曹勇;杨少梅;崔爽;王淑云;;卫生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考评研究[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批招标课题研究报告专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伟;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双杰;企业绩效评估和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张喜武;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4 张金学;鸡西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5 张淑娟;基于GPS和GIS的精细农业田间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韩斌;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融合理论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7 苏文凤;省级电网企业内部效绩形成和管理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周新宇;面向协同锻件产品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孙大宇;制造业柔性决策支持系统及智能技术应用约束条件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洪全;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D];湖南大学;2001年
2 吕芳;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筛选及维系[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张洁;市场机制下的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曹柬;流程工业ERP及其供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李白云;基于DEA原理的我国证券公司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张俊香;秦岭南北地区环境脆弱化与脆弱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永祥;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协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志华;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靳江红;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张永开;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素霞;胡定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9期
2 高艳娟;基于战略的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博弈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乐群;谢志忠;;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析[J];科技和产业;2007年03期
4 兰萍;;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5年12期
5 马新安,张列平,田澎;供应链管理中的契约设计[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3期
6 杨金风,史江涛;农产品流通超市化对农户的影响及调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张青山,曹智安;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防范与预控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8 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尹柳营,杨志红;供应链的构建及相应的问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1期
10 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华;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及合作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艳蕊;高飞;胡小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宗地估价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8年01期
2 冯玲林;丁轩;;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社会资本核心竞争力评价[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0期
3 梁周扬;曲懿恒;何嘉鹏;;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信息系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18期
4 彭振鹏;邹安全;杨芳;余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本测评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05期
5 李文华;王良元;;企业流程再造的绩效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4期
6 朱超;;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多目标并购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7 黄曦;;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人力资本测评中的应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8 张健;冯国忠;;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医药企业并购目标选择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期
9 周跃锋;丁旺旺;齐鑫;刘敏;;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8期
10 邢振祥;方晶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最低标中标评标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东;张启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军用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盖美;赵晓梅;;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礼茂;;C2C电子商务网站信任评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张青山;田月;;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探析[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银宾;张莎;赵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品牌竞争力测评及其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贤铭;张目;;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艳春;;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节约型公路交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哲敏;;中国食物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证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9 李朝晖;郑念;任福君;刘孝廷;;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评估机制构想[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10 邬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川璐 湖南省衡阳市审计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绩效审计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梓洋;基于顾客价值的房地产价值链及价值创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罗新华;人力资本会计确认与计量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默;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组合优选与组织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莹;我国“农超对接”理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施晟;“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的合作绩效与剩余分配[D];浙江大学;2012年
6 滕焕钦;财产保险公司风险预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学群;我国财政政法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笪可宁;小城镇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于pe;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唐建民;物流联盟协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恒岩;提升我国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敬枝平;铁路工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田彬;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周亮;合同能源管理风险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郭富贵;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郭超;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淑娜;制造企业信息化制造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邓绍敏;建设工程投标报价的风险分析及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夏小任;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凤伟;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2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58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