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熟度模型的供应链柔性模糊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供应链柔性 切入点:三角模糊数 出处:《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引入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供应链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实例介绍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为实施供应链柔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借鉴。
[Abstract]:By introducing maturity model, the index system of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evalu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dex system is evaluated by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evalu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through an exampl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if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系;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194) 安徽省电子商务教学团队项目(2013jxtd115) 安徽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350)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团队资助项目(YJKT1417T01)
【分类号】: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孟军;张若云;;供应链柔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9期
2 王桂花;;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供应链柔性评价[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3 李福荣;范弨;;基于集值统计的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苏旭东;鲁文轩;;基于结构熵权法的供应链柔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4年01期
5 方明,邓明然;供应链柔性综合评价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6期
6 徐健;;供应链柔性的增强途径研究[J];物流技术;2006年02期
7 吴陆锋;李珊;;基于成熟度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明;;基于SOA的柔性化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吴冰;刘义理;赵林度;;供应链柔性测度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8年03期
3 王娜;李钢;;企业两化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12年01期
4 马勇智;高红;丁怡;刘巍;孙子凡;;深圳港的可拓优度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王宾;李红;;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方园艺;2015年09期
6 张剑军,刘志强,贾东水;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组织柔性评价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7 王在龙;许民利;;模糊评价理论在供应链柔性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顾玉婷;;增强企业的灵活性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1期
9 马艳峰;王雅林;;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9期
10 王桂花;;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供应链柔性评价[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陈德良;物流网络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周程;矿石供应链均衡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颖南;军工企业军民一体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庆奎;供应链多级库存成本优化与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广明;供应链信息系统柔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齐懿冰;供应链柔性演化及与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许毅刚;连续性生产企业多产品柔性制造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于鲲鹏;生产型供应链脆弱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桥兴;刘思峰;;一般位值公式及一般初等关联函数构造方法[J];系统工程;2006年06期
2 李桥兴;刘思峰;;基于关联度离差赋权的可拓方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吴冰;刘义理;赵林度;;供应链柔性测度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8年03期
4 李民;高俊;;工程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5期
5 孟军;张若云;;供应链柔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9期
6 邓冰;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IS-CMM)的建构[J];计算机工程;2003年10期
7 杨莉;李南;李桥兴;;软件项目的可拓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5期
8 李弘;王耀球;;基于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框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9 陈骥;;基于集值统计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9期
10 周淑华;基于协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骥;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评价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杰;;供应链柔性的系统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2 吴冰;刘仲英;;供应链柔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3 陈新平;;供应链柔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4 何旭;;云理论在供应链柔性测度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5 王庆喜;;供应链柔性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04期
6 韩正涛;张毕西;;基于直觉模糊Petri网的供应链柔性诊断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方明,邓明然;供应链柔性综合评价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6期
8 张云波,武振业;供应链柔性评价系统[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05期
9 张云波,武振业,杨成连;供应链柔性系统集成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在龙;许民利;;模糊评价理论在供应链柔性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光明;;供应链柔性及其形成机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肖久灵;汪建康;;供应链柔性组件及特性[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懿冰;供应链柔性演化及与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云波;面向敏捷制造的供应链柔性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邓宁;供应链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启明;制造型企业供应链柔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王在龙;供应链柔性研究与评价[D];中南大学;2005年
3 施芬;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柔性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周雁;T行业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柔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傅禄忠;我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王文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柔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崔亮;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柔性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刘晓明;发动机样机开发供应链柔性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娟;基于SAGA的供应链柔性决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10 魏国文;企业供应链柔性的FAHP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62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