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电子市场下基于供应链商业信用的订货与收益分配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B2B电子市场 切入点:商业信用 出处:《东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当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B2B电子市场迅速崛起,交易规模和参与者数量不断扩大,成为电子商务交易的核心模式之一。B2B电子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竞争加剧,交易方式和产品周期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市场存在着显著差别,能否很好地把握机会并适应这一市场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活动中,商业信用因其方便、易取得的特点广泛存在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中。商业信用在扩大上游企业销售规模的同时减少了对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二者的有效合作可以提高资金流的运作效率,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然而任何一种合作关系的维持都需要建立在双方认可的秩序基础上,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无疑是维持双方有效合作的基本保障之一。尤其是在B2B电子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交易模式和沟通方式发生变化,解决好收益分配问题对于促进供应链系统的稳定、高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随机需求的前提下,考虑供应链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商业信用,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商业信用对供应链资金流的影响。论文从传统市场出发,结合已趋于成熟的回购契约、数量折扣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引入信用期参数,建立B2B电子市场下的供应链契约模型,对B2B电子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订货与收益分配策略问题展开研究。并通过对比分析供应商和零售商在两种市场环境下各自的收益状况,推导出双方自愿加入B2B电子市场进行交易的充分条件。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在B2B电子市场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通过梳理归纳关于供应链商业信用筹资和订货与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传统市场深入到B2B电子市场,分别建立基于商业信用的回购契约、数量折扣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模型,探讨实现供应链绩效最优的订货策略和成员企业互惠双赢的收益分配机制,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B2B electronic market is rising rapidly, and the scale of transaction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re expanding.In the environment of B2B electronic marke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ntensifies, and many aspects, such as transaction mode and product cycl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arket.Whether or not we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y and adapt to this market tre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In economic activities, commercial credit widely exists in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among supply chain members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ce and easy access.Commercial credit not only expands the scale of upstream enterprise sales but also reduces the capital occupation to downstream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capital flow and give play to the overall advantage of supply chain.However, the maintenance of any kind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mutually agreed order. For enterprises aiming at profit, a fair and reasonable pro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basic guarantees to maintain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Especially in the B2B electronic market environment, the transaction mode and communication mode of enterprises have chang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supply chain system.On the premise of random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ial credit on supply chain capital flow from the angl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sidering the commercial credit that exists in the commercial activities of supply chain.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mature repurchase contract, the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 and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redit period parameter, and establishes the supply chain contract model under the B2B electronic market.This paper studies the ordering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B2B electronic supply chain member enterprises.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fit situation of suppliers and retailers in two market environment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both suppliers and retailers to join the B2B electronic market voluntarily for transaction are deduced.The research idea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B2B electronic marke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the supply chain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and ordering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Secondly, from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o the B2B electronic market, the repurchase contract, the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 and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model based on commercial credit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al ordering strategy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the member enterprises, and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by numerical examples.Finall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ape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are prospect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旭,田宇;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再构分析[J];商业研究;2000年01期
2 苑晓峰;供应链管理与关系营销[J];经济论坛;2000年23期
3 张成海,胡双增;供应链中的信息问题[J];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08期
4 欧阳文霞;供应链的重塑[J];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03期
5 温德成,宋孔杰;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0年09期
6 栗东生;怎样建立辽化公司供应链网[J];石油企业管理;2000年08期
7 田宇,傅晔;供应链标竿学习[J];物流技术;2000年06期
8 何明珂;;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J];信息与电脑;2000年01期
9 许永龙,李龙洙;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6期
10 徐洪海;谈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志梅;叶飞帆;;敏捷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几个新问题[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孙涛;刘仲英;;电子化供应链管理[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晋阳;孙雷;向阳;任小婧;;供应链系统效能及其评定方法初探[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伟伟;;关于药品采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设想[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郭俐;;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供应链稳定性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沈默;赵鹏飞;;“三鹿奶粉”供应链管理缺失和优化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7 莫云生;;社会网络分析与供应链管理——一些粗略的想法与未来的研究方向[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敏;程文明;林炳q;;大规模定制下供应链延迟生产模式的研究[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9 骆建文;黄培清;;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协作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孙涛;刘仲英;;电子化供应链管理[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梦、一冰 编译;供应链管理面临转型[N];电脑商报;2003年
2 寇亚明;加强供应链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5年
3 《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辑/首席记者 童文臻;供应链:在变化中进行最优整合[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饶小向 甄二真 严冰;医药供应链的新趋势[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董事长 席劲松;锻造钢铁供应链[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钱志新;供应链管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蒋昭彦;大连企业要补“供应链”课[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王之泰;从几个事件看供应链管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澹霖家;制胜在农资供应链时代[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10 中电器材深圳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刘迅;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凯;基于药品安全的中国药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刚;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姚建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调度的主导矛盾分析及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孔鹏举;控制方式和供应链协同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永胜;供应链管理中协调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曹武军;供应链契约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珂;基于需求扰动情形的供应链博弈与契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颜嘉麒;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善良;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黄祖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激励策略和结构效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进;供应链信任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李涛;F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乾坤;连锁超市供应链构建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4 王献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供应链水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吴凌芳;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曾静;线上供应链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邱肇荣;BS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郭宏梁;供应链核心企业知识流动效果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洁琼;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10 王乙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某快消品生产企业准时制库存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69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