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B公司非关键材料采购风险管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4 22:16

  本文选题:非关键材料 + 供应链风险管理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20世纪在欧美盛行的OEM模式,由于其在运营管理、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有效投资的优势,使得其在现代国内外大多数知名企业中仍被推崇和沿用,如惠普、思科等。 同时因为此种模式涉及跨国公司合作,对应供应链在地域合作方面比以往更加宽广,企业间合作也比以往更加纵深,因此,这种模式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便成为诸多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关于OEM环境下供应链风险分析的资料很少或者说甚少公开。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使得很多亚太OEM代工商正在寻求往OEM品牌转化的道路,介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研究此种模式环境下的供应链风险有比较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杂志和书籍,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动态完成在理论方面的积累。同时,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以当前从业的公司及其非关键物料采用的采购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即以采用OEM品牌模式的B公司和非关键材料全权外包模式对研究对象,对于非关键物料供应链中的关键采购风险点如:物料分类、优先供应商管理、产品变更通知管理、新旧项目风险管理进行风险的分析、识别、衡量和控制,并对相应的策略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另外,创新性地提出从关键物料和非关键物料中再分离出次关键物料,借鉴关键物料的稽核模式来管理非关键材料,并提出从战略层和执行层上积极改变策略,以及从根本上改变非关键材料成本有效管理机制的一些建议。本文提出优化建议和对策,部分已在B公司实施并见效果,部分还在筹备阶段。希望这些建议对于与B公司同类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OEM model, which prevailed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effective investment in oper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technolog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so it is still respected and used in most famous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Hewlett-Packard (HP).Cisco, etc.And because this model involve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cooperation, the corresponding supply chain is wider than ever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cooperation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 is more profound than before.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in this mo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for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enterprises.Referr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information about supply chain risk analysis under OEM environment is little or very little public.As for the rise of the economies of China, Indi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many Asia-Pacific OEM generation industry and commerce are looking for a way to transform to the OEM brand. In this situation,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risk in this mode has practical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llects relevant literature, magazines and books at home and abroad to underst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dynamic comple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the current companies and their non-critical materials used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od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at is, the OEM brand model of B company and non-critical material outsourcing mode of the research object.Risk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or key purchasing risk points in the non-critical material supply chain such as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priority supplier management, product change notification management, new and old project risk management,The economic effec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is evaluated.In addition, the second key material is separated from the key material and non-critical material innovatively, the non-critical material is managed by the audit mode of the key material, and the strategy is changed actively from the strategic layer and the executive layer.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non-critical materials are also presented.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ome of which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Company B and some are still in the preparatory stage.I hope these suggestion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ame type of enterprise with B compan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金环,周启蕾;供应链风险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05年03期

2 赵广华;构建国际化的供应链[J];企业管理;2005年06期

3 许晓明;;供应链的风险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4 田会;邵祥理;;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防范[J];物流科技;2006年04期

5 江伟;;浅谈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0期

6 杨文;杨涛;李志;;供应链风险与应对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22期

7 潘文荣;;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8 刘永胜;宋玉卿;王金明;;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6年25期

9 刘永胜;白晓娟;;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6年10期

10 时晓;张毕西;;基于模糊评价的供应链风险评估[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世良;李艳;;供应链控制对供应链能力风险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邓小军;;三角模糊数评价法与集群供应链风险评估、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海林;;企业供应链的风险与控制分析[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李欢;陈宏;;供应链风险探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卢卓;陈智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投入权重分析[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家国;李俊;赵金楼;;两阶段供应链风险传递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晚春东;;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叶成利;蒙少东;;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9 沈默;;“三鹿奶粉”供应链管理缺失和优化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施国洪;陈敬贤;程发新;;供应链风险的随机估计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荣忠;供应链需要诚信[N];国际商报;2004年

2 徐娟 刘志学;牢牢把握供应链风险[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张荣忠;弹性供应链:创造高价值[N];国际商报;2007年

4 宋华;供应链管理之道:如何在平的世界中竞争[N];中国商报;2009年

5 丁俊发;“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告诉我们什么[N];现代物流报;2013年

6 ;供应链管控“攻心战”[N];现代物流报;2014年

7 丁俊发;向“中国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学习什么[N];现代物流报;2014年

8 荣德;供应链如何经得起风暴[N];国际商报;2006年

9 王国文 博士;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最新趋势与动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10 兴业全球基金 徐天舒 甘雨;供应链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被忽视的一环[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映贵;供应链风险传递及其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艾耕云;基于分形理论的供应链风险结构及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许树辉;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诗田;供应链中若干关键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舒良友;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与订单完成优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易海燕;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辛玉红;供应链系统鲁棒性研究[D];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2008年

9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韵佳;基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樊毓卿;供应链的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许崇合;供应链信任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李艳;供应链控制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欢;供应链风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梁旦;供应链风险分担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鄢玲;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鲁成松;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D];安徽大学;2007年

9 曹群;供应链构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贺蔚;供应链内中小企业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1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751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