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协调
本文选题:委托-代理 + 物流服务供应链 ; 参考:《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11期
【摘要】:物流服务供应链对于提高物流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可以发现,信息不对称和复杂委托-代理关系是导致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基于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中各主体利益冲突形成过程的研究,为更好地加强物流企业合作,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可从信息、利益、激励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构建不同层次协调机制。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服务集成商,要积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整条链信息的共享;要科学合理运用夏普利值法实现整条链利益的公平分配;要综合采用显性激励、隐性激励、淘汰激励等方式来实现对利益主体的有效激励。而物流协会和行业监管部门应有效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严格监管物流市场运行。
[Abstract]: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logistics service ability and reducing logistics cost. By analyzing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it can b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complex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main body interest conflict in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ize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benefit maximization, promot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develop healthily, can from the information, the benefit. Incentive and other aspect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s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s, third party or fourth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construct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the whole chain information, use Sharpley value metho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to realize fair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chain benefits, and adopt the explicit incentive comprehensively, the third party or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should actively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realize the sharing of the whole chain information. Implicit incentives, elimination incentives and other ways to achieve effective incentives for the main interests. The logistics association and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industry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acro-control, introduce the relevant policie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trictly supervise the operation of the logistics market.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基金】:中国物流学会课题“基于博弈论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协调研究”(项目编号:CSLKT3-007) 北京物资学院高级别项目培育基金“基于博弈论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能力协调机制研究” 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物流管理与工程资助
【分类号】:F25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泉午;张钦红;卜祥智;;不对称信息下基于物流服务质量的供应链协调运作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申成霖,汪波;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决策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崔爱平;刘伟;张旭;;LSSC基本理论框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高志军;刘伟;;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演化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6期
5 刘伟;高志军;;物流服务供应链:理论架构与研究范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年04期
6 尤建新;劳水琴;;涉及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供应链协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7 何婵;刘伟;崔爱平;;考虑物流服务水平影响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王效俐;张默;;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吕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年04期
10 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N];现代物流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英;港口物流企业服务供应链服务能力及信息协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雪娜;基于服务能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于波;第三方物流运作中的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启兰;丁慧平;王芮;;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桂云苗;龚本刚;张廷龙;;考虑供应能力不确定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杨红芬,吕安洪,李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风险及对策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胡正华,宁宣熙;服务链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5 刘少和;服务企业中的“服务链”模型[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6 王松林,朱洪文;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7 宋周,何燕;第三方物流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经济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8 邵广利;;物流运输市场合同的道德风险及防范[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9 王勇;姜意扬;邓哲锋;;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10 靳涛;从交易成本的争议到契约理论的深化——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发展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伟华;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曹武军;供应链契约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德海;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晴;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与Agent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慧明;第三方物流契约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赵玉双;第三方物流合作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洪叶;多层次的港口物流发展与整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超峰;随机环境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分包合同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吕行;基于资源观的服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周康博;基于能力合作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芳,王耀球;寻找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良方[J];中国储运;2004年02期
2 常广庶;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双赢机制[J];兵工自动化;2004年05期
3 齐源;张琼;;基于不同信息模式的供应链合作企业利益均衡探讨[J];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4 张光明;王亚萍;王会;谢平顺;;造船供应链合作进度协同[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朝刚;马士华;;紧密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一种利益分配方法[J];广东科技;2006年10期
6 陈云萍;;刍议我国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7 刘朝刚;马士华;;供应链合作的稳定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8 陈长彬;陈功玉;;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探析[J];物流技术;2007年02期
9 张虹飞;;共赢才是供应链合作的基础[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年11期
10 赵阳;;供应链合作风险与防范[J];税务与经济;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圣斌;石春生;;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疲劳机理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谭宏;;供应链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圣斌;石春生;;军品供应链合作疲劳曲线模型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邓奕碧;;供应链合作关系及相应的企业竞争战略初探[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呈思 实习生 蒋辉;在武汉建立两岸供应链合作基地[N];湖北日报;2013年
2 驻台记者 张维东;高孔廉:两岸共建供应链合作基地[N];福建日报;2013年
3 记者 龚仁智;五个供应链合作项目签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汪沁;合作路更宽[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本报记者 周冬梅;吸引高端品牌 百货店需品牌化[N];中国纺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罗蓉婵 张若谷;GMS供应链合作期待平台[N];云南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赵三明;首届中美汽车供应链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N];中国工业报;2007年
8 ;1号店携手招商路凯打造新型电商快消品供应链合作模式[N];现代物流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黄伯源 通讯员 莞揭通;莞揭“双到” 结出硕果[N];东莞日报;2014年
10 记者 王如晨;“环境先进企业”是企业发展蓝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丽茹;供应链合作关系及其隐性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张光明;造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汪蓉;信息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振锋;服务供应链合作关系与利益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苏勇;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及其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聂佳佳;基于微分对策的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宏;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刚;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晓军;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孙凯;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赵博;基于赊销条件下的供应链合作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尹洪英;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孙洪杰;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姜莹;“关系”文化对创业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姗姗;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基础理论对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铭玉;R公司供应链合作关系改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3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79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