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基于垂直差异化博弈的视角
本文选题:食品可追溯体系 + 社会福利 ; 参考:《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发了全球性的消费者信任危机,而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能够增大不同信任属性食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从而能提升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将垂直差异化博弈模型应用于食品可追溯体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模拟计算研究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对消费者、生产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探究食品行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因食品安全程度提高而获得了更多收益,提高了效用水平。高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增量之和超过了低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总体而言,社会总福利因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world, which leads to the global consumer trust cri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in enterprises can increase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food with different trust attribut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us,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which is one of the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attempt to apply the vertical differential game model to the research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on consumer, producer surplus and social welfare by Matlab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o explore the food industry to implement traceability system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gain more benefits and improve their utility level as a result of food safety. The sum of surplus and consumer surplus of high quality food producers exceeds the decrease of low quality food producers' surplus. Overall, total social welfare incr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safety level.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江南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69)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093110007)
【分类号】:F224.32;F203;F426.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菲;周亚平;陈波;;网络服务中非线性多重两阶段定价策略[J];运筹与管理;2007年02期
2 胥莉;陈宏民;潘小军;;消费者多方持有行为与厂商的兼容性选择: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探讨[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3 周海珍;陈秉正;;强制保险能否提高保险市场效率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4期
4 王国才,王希凤;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纵向差异竞争与市场结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邱玉莲;马娟;;厂商研发的非合作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5期
6 王文;袁易明;;基于消费者序贯搜寻模型的企业价格竞争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黄兰芳;吴克昌;魏锡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模型探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刘庆林;白洁;;基于中点选民模型的双边FTA偏好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王晓国;尹恕好;王礼生;;惯性和反转策略套利对股市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10 胡金庚;;基于博弈论的横向并购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鑫;王铮;薛俊波;李兵;;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转移支付影响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胥莉;陈宏民;;基于不同市场结构的银行卡组织绩效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伟;唐小我;马永开;;基于投资报酬率管制下上下游垄断企业福利分析[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飞航;徐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兼容策略的博弈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志江;;生产替代品厂商的价格决策行为与社会总体利益的比较[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沈悦;徐有俊;郝静明;;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控股比例与管理授权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彩虹;齐建国;于辉;;不对称双寡头企业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仕辉;;研发合作博弈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邢明青;王来生;;消费者多方购买行为与企业R&D策略博弈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沛;刘晓峰;杨雄峰;;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市场动态定价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忠义;技术授权、技术创新与社会福利[D];暨南大学;2008年
2 伍江;博弈视角下的企业兼并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郭红珍;基于非合作寡占模型的技术许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诸培新;农地非农化配置:公平、效率与公共福利[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周斌;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常雪;基于参考价格的消费者价格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盛永祥;博弈视角下的网络产品与服务定价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姚洪心;寡头市场条件下贸易竞争与联盟的博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张剑;专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郭联哲;电力产业价格链的形成分析及优化设计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兴佑;二度价格歧视的数理经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张莉;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及其具有公共物品博弈中的Nash均衡[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志成;寡头市场串谋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胡荣;拥挤性政府支出的随机内生增长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徐可;消费优化与财政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邹珍;纳税筹划的经济学动因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7 黄林;配送服务时间可靠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8 贾腾;基于资本构成多元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理与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高月姣;随机内生增长模型与治安投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洪霞;二级价格歧视的数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4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84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