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私人治理、法律规则与金融发展——基于供应链金融合同治理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07:57

  本文选题:供应链金融合同 + 私人治理 ; 参考:《南方经济》2013年04期


【摘要】:对供应链金融合同的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金融合同的主要当事人——银行、借款企业与物流公司之间通过合同设计的保证金、优先权、第三方监管以及供应链商业网络等私人治理机制促进了供应链金融合同的履行,进而促进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法律则通过嵌入到供应链金融合同的私人治理机制,影响供应链金融发展。这一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不仅仅依赖于具有普遍性的正式制度或者非正式制度,私人之间通过合同安排的非标准的个性化的私人治理及其与法律规则的互动亦能对金融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Abstract]: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on supply chain finance contract show that the main parties to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contract are banks, loan enterprises and logistics companies through the contract design margin, priority, Third party supervision and priv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such as supply chain commercial network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chain financial contracts,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does not depend solely on universal formal or informal institutions. Non-standard and individualized private governance between private individuals through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legal rules can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华润银行珠海分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律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NO.08AJL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D922.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炜;孔翔;许年行;;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制权私利关系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2 皮天雷;;经济转型中的法治水平、政府行为与地区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新证据[J];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3 沈艺峰,许年行,杨熠;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历史实践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4 沈艺峰,肖珉,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5 王鹏;;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6 李猛;;金融宽度和金融深度的影响因素:一个跨国分析[J];南方经济;2008年05期

7 白钦先;张志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方经济;2008年09期

8 罗党论;黄有松;聂超颖;;非正规金融发展、信任与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机制——基于温州苍南新渡村互助融资的实地调查[J];南方经济;2011年05期

9 张世林;才国伟;;债权人保护能促进私营信贷发展吗?——来自133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12年04期

10 李胜兰;何朝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与法律和社会资本互动机制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志豪;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斌;;从资源控制到资源回馈——基层政权的乡村资源管理模式之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潘东旭;查冬兰;;信息披露质量对边际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查华超;;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演化路径选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8 于开红;;三峡库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与绩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9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汪国银;李茂飞;;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与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何嗣江;陈晔;;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冲突与协调:以金融衍生工具演进为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言;;中小投资者保护、“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龚向虎;朱宪辰;;编码系统、互动场景与局部知识演化[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雷;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郝文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杨兆余;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形成理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寿桥,李小胜;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2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3 何问陶,王金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4 彭磊;均衡信贷配给、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5 连升,赖小琼;企业违约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黄志豪;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5年02期

7 林平,何伟刚,蔡键;广东民间投资研究:总量、结构及效应[J];南方金融;2005年09期

8 黄志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6年09期

9 张志文;;马来西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债券市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10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武莲;;试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外部环境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1期

2 黄军锋;;论拾得遗失物及其法律规则[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朱娟;王莉莉;;事实状态之构建性司法功能解读——以商事裁判为中心[J];唯实;2009年03期

4 董彪;;家庭暴力防治探析: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之间[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金振豹;对一起“第三者”受遗赠案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3年02期

6 陈佳;单东亮;;论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价值[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7 杨波;;此“原则”非彼“原则”——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理论检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建伟;;房产纠纷中的理性与非理性[J];检察风云;2006年09期

9 朱明;;突破农地担保难问题亟须法律制度创新——由云南民间融资农地担保引发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年01期

10 罗弦;;请各归各位——从“二奶”继承案看法律规则、原则和道德[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平;;论我国商法的地位[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徐卫东;;论商事法律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合理限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3 王保树;;卷首的话[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赵旭东;;制定“商法通则”的五大理由[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从内在体系的视角出发[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叶林;;诚信的商法地位[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徐卫东;高宇;;西方世界信用危机的商法思考——无效的商法?[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王保树;;卷首的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范一丁;;国有企业董事会决议为关联企业担保的效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武俊;制裁“包二奶”的法律规则[N];海峡时报;2001年

2 强世功;社会转型中法官的作用[N];法制日报;2000年

3 王文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权法[N];广州日报;2006年

4 南社;用判例制让物权法成为“活”的法律[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5 张以明;引入判例制 让物权法成为“活”的法律[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揭志刚邋王耀华;签订合同 莫违公序良俗[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钱斌 崔进文;知识产权纠纷应重视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梁慧星;法律的目的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唐俊;物权立法需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谨慎跨越[N];法制日报;2006年

10 梁慧星;如何正确认识物权法?[N];工人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张晓阳;民法上的时间[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高宇;理念·功能·技术:意思自治原则的伸展与评鉴[D];吉林大学;2007年

5 翟羽艳;私力救济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浩;民法上的利益衡量[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汪淮北;泸州遗赠案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3 程艳峰;法律规则激励功能的法律经济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李铁威;中国企业应对世贸法律规则的专利战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张强;论《商事通则》立法的可行性[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寅;论版权保护的间接责任[D];吉林大学;2007年

8 裴媛媛;“模仿讽刺作品”构成合理使用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庞巍巍;关于完善我国商品比较试验的法律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吴琼;根本违约原则演变视角下的英国合同法和海运合同法的关系[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6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856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