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sh协商的绿色供应链系统利益分配策略对比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Nash negotiation,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system is studi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isk degree, input level, economic benefit, environmental benefit, effort leve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The benefit 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asymmetric Nash negotiation and Nash negotiation based on satisfaction degre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models is carried out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enefit 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satisfaction Nash negotiation is a more reasonable model for the green supply chain system, which enables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to develop steadily an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分类号】: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飞;李怡娜;;基于Stackelberg模型与Nash协商模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3 李海燕;宋寒;饶凯;;基于Nash协商博弈的关联供应链合作行为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3期
4 徐爱;王杰;;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价决策问题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2013年10期
5 徐雅楠;杜志平;;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23期
6 公彦德;;主导模式和回收方式最优组合与供应链稳定性[J];系统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震;邓培林;王宇奇;刘妍;;基于Shapley值法模型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利益分配修正算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2 尹洪英;徐丽群;权小锋;;考虑分销商销量的可变回购契约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杨红雄;刘一骝;徐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产品保证管理价值提升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华;高作峰;;考虑风险的Shapley值供应链利润分配策略[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5 陈东灵;;基于Shapley值法的品牌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肖燕;周康渠;田帅辉;王云;;JMI方式下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09期
7 何燕子;;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利益分配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8 刘红胜;王延娜;颜永才;;基于ISM的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1期
9 屈少青;张森林;陈皓勇;王昊;;不确定需求下基于电力供应链协调的发电商回购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10 杨继君;吴启迪;程艳;许维胜;韩传峰;;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合作博弈调度[J];系统工程;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侯琳琳;全韬;;回购合同对汽车租赁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楚永杰;张玉忠;刘层层;;二级供应链上不完美互补产品的定价决策[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4 周荣辅;魏法杰;;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Chen Yaping;Gao Hao;Huang Min;;Study of Joint Ventures' Profits Distribution Based on Improved Maximum Entropy Method[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桂东;三级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森林;电力市场双边交易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汤少梁;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姜宏;基于顾客行为的B2C无理由退货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黄洋;考虑风险的双源供应模式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涛;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潘翰增;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洋;考虑风险的双源供应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丽杰;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笑;基于合作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延娜;复杂产品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及其绩效测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颖;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知识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肖和英;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川江;电信增值业务产品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赵雅萍;产学研技术协作网络的利益分配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杜恒;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颖;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屈少青;大用户直购电模式下发电商的策略选择[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蒋中华;Shapley值法在物流金融产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科;朱延平;;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2 田厚平,郭亚军;主从对策中一类主方激励从方合作的诱导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唐宏祥,何建敏,刘春林;多零售商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赵泉午,熊榆,林娅,熊中楷;多个零售商库存竞争下的易逝品回购合同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8期
5 郑文军,张旭梅,刘飞,陈星明,雷琦;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6 张延锋,刘益,李垣;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7 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8 公彦德;李帮义;;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9 孙浩;达庆利;;电子类产品回收再制造能力与二手市场需求相协调的研究——以电视机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叶飞;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供应链协作激励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岚;;探析绿色供应链[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员巧云;;企业需建“绿色供应链”[J];信息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3 王能民;杨彤;乔建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4 李胜军;;浅谈绿色供应链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7年32期
5 陈爱云;;关于在现代企业中发展和推行绿色供应链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徐燕书;李学文;;绿色供应链 信任供应链[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5期
7 崔涛;;制造型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02期
8 毛晓萌;陈爱云;;如何在现代企业发展和推行绿色供应链[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9 徐莉;库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调节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10 方灏;;浅谈绿色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卢岚;王令东;王明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尚庆琛;;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杜红梅;;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下游零售商定价决策模型[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平;吴洪乾;;构筑生态纺织品绿色供应链初探[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5 韩平;吴洪乾;;突破绿色壁垒,走向世界舞台(构筑生态纺织品绿色供应链初探)[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一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4年
6 曹柬;杨艳;叶枫;;基于ANP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决策模型研究[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慕庆国;;基于战略的物流与环境的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屏;打造绿色供应链[N];国际商报;2006年
2 路敏 记者 李丽云;“绿色供应链”有望破解制造业困局[N];科技日报;2007年
3 冯晶;直击软竞争力倡导绿色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记者 赵环宇;政采是绿色供应链的重要驱动[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沈则瑾;打造企业“绿色供应链”[N];经济日报;2011年
6 祥初;将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N];人民邮电;2014年
7 CUBN记者 邓昕睿;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 履行环境社会责任[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凌维;绿色供应链打造数字中国[N];中国工业报;2006年
9 田闻道;工业信息化催生绿色供应链[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迅;中国制造业走进绿色供应链时代[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柬;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金常飞;基于博弈视角的绿色供应链政府补贴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陈晓华;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4 谭丹;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明;绿色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协调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Ngongo Ngoy Jody;[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爱;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丹;大型煤业集团煤炭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与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李滢棠;果蔬绿色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10 杜红梅;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机制:制度经济学视角[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宏亮;电子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陈琛;绿色供应链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朱林;核电燃料绿色供应链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温宏博;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乐;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清华;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艳萍;广西传统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8 宋晋丰;基于工程总承包的建筑绿色供应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广鹏;基于绿色供应链企业合作满意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郭婷婷;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5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17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