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服务水平的Shapley值法三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
[Abstract]:Servi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weight and profit source for the supply chain to gain market share. The profit allocation strategy of supply chain based on Shapley value method ignores the difference of service level of member enterprises. Th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NP) is used to consider and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ncome distribution such as contribution rat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response time. On this basis, the modified Shapley value method can not only fully consider the differences in service level of member enterprises, but also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Finally, it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省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1KRM02) 西安市软科学资助项目(HJ1104-1) 西安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CX12179(3))
【分类号】:F224;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盛强;张毕西;关迎莹;;基于Shapley值法的四级供应链利润分配[J];系统工程;2009年09期
2 付秋芳;马士华;林勇;王福寿;;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响应时间结构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1期
3 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4 郝海,郑丕锷;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风险分配机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马士华;杨文胜;李莉;;基于二层规划的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决策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6 许庆瑞 ,吕飞;服务创新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3期
7 鲁若愚,段小华,张鸿;制造业的服务创新与差别化战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9 赵晓丽;乞建勋;;供应链不同合作模式下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煤电企业供应链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炜;龚本刚;;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收益分配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李震;邓培林;王宇奇;刘妍;;基于Shapley值法模型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利益分配修正算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3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杨红雄;刘一骝;徐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产品保证管理价值提升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曾锵;制造流程与服务流程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6 邢文刚,马钦海;一种新的服务开发理念:可持续服务创新[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7 张华;高作峰;;考虑风险的Shapley值供应链利润分配策略[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8 文科;朱延平;;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9 贾炜莹;刘永胜;张剑;;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供应链契约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10 陈东灵;;基于Shapley值法的品牌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愚;陈冬梅;张小敏;;基于和谐度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策略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Based Research on Profit Distribu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4 吕代平;梅洪常;;考虑创新激励的改进shapley值供应链利益分配[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5 桂良军;张广斌;;基于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张捍东;严钟;;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捍东;严钟;王健;;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荣辅;魏法杰;;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Chen Yaping;Gao Hao;Huang Min;;Study of Joint Ventures' Profits Distribution Based on Improved Maximum Entropy Method[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韦铁;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模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毓剑;基于网络化的林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杨春丽;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睿璞;海外耕地投资的利益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晓立;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资源整合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q;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运作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健;大连市工商局保税区分局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宇;市场运营环境下电力供应链优化协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张笑;基于合作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秋华;基于时间和成本因素的供应链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葛运娟;基于风险传导模型的物流外包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延娜;复杂产品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及其绩效测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凌;非线性二层规划的过滤信赖域算法与乘子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书坤;网络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周振拓;生产核心型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联盟对象间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2 郭敏,王红卫;合作型供应链的协调和激励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4期
3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的风险分析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4 郑文军,张旭梅,刘飞,陈星明,雷琦;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5 张延锋,刘益,李垣;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6 柳键,马士华;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7 赵伟华,宋加升,梁静溪;组织转型与企业再造问题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0年04期
8 陈立波;网络称霸——思科成功之道[J];管理现代化;2000年04期
9 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桑圣举;王炬香;杨阳;;具有风险偏好的三级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介明;供应链的利益与风险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2 张巍;张旭梅;肖剑;;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4期
3 柳键;施雪;;三级供应链协调研究述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1期
4 徐雷;试论政府与企业间的收益分配关系[J];经济与管理;1995年04期
5 陈建华;;产学研收益分配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19期
6 何建雄;;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的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承水;;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模型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鲍新中;徐丹;王道平;;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19期
9 刘海军;;运用Shapley值法分配供应链合作收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工程;2010年06期
10 黄灿林;廖宜静;;层次分析法在公司投资收益分配决策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梅;胡劲松;;LR型模糊需求下连续盘点库存策略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元飞;;扩展建厂交易范围 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统一建筑大市场建设[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彭耀宇;;浅谈快递企业服务水平的完善与优化[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付俊杰;;着眼企业长远发展 提高物流服务创新[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朔;陈剑;;关于一种销售商合作方式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彭开丽;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的度量——方法与案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晓飞;张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玉林;季涛;;具有数量折扣的三级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于丽萍;黄小原;;供应链的商业信用协调与收益分配策略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崔晋;我市不断提升科技信息服务水平[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朱士燕 通讯员 王雁林;“双满意”活动提升工商服务水平[N];吐鲁番报(汉);2008年
3 王河长;市房管局全力提升服务水平[N];周口日报;2007年
4 广东省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宁理;重视药检文化建设 提升药检服务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冯磊;信息服务水平高[N];经济日报;2007年
6 靳选东;专注客户需求 改善服务水平[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李佩;4项措施提升代码工作服务水平[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佘华 杨容 本报记者 汪开成;服务水平大变样[N];眉山日报;2007年
9 国讯;深化政务公开 提升监管与服务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赵正辉 丁柯佳;小区公共收益分配之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桂东;三级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莫山农;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的收益分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陈雯;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能;虚拟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王福寿;基于响应时间的供应链决策与监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丹;供应链风险下的战略供应商选择方法及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周垂日;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张欣;BTO供应链的订单接受决策与收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黄由衡;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雷;建设项目动态联盟运作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洪积;基于博弈论的PPP模式收益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俊南;城市土地增值及其收益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姚龙景;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收益分配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沙沙;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青;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杨敏;多虚拟企业间收益分配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臧宁宁;项目治理中利益相关方合作博弈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鹏;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及其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袁全立;敏捷供应链收益分配策略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尹涛;基于竞合策略的供应链风险及收益分配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56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35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