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农民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研究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蕾;程玉桂;;低碳农产品集群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3 黄祖辉;梁巧;;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9期
4 门炜;任大鹏;;外部资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介入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12期
5 苏斯彬,卫龙宝;从交易费用角度看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新途径——对台州市农业合作社规模效应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解释[J];农业经济;2004年08期
6 徐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嵬为;刘瑞涵;王忠良;;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崔宝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治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3 任军利;;中韩两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比较及其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黄季q;邓衡山;徐志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5 段利民;霍学喜;;交易成本视角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研究——基于白水县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J];科技和产业;2012年09期
6 刘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胡佳;;互惠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光坡镇X海产品养殖协会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周应恒;王爱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化的成因探析——基于社员选择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3年02期
9 王庚;孙同强;;“新网工程”视角下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刘建平;丁魁礼;;农民合作行为中的惩罚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翠莲;赵伦;;合作社过程中利益、博弈与互惠规范的观察——从社区合作社的角度[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浦徐进;朱晋伟;曹文彬;;基于分成制契约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增收机理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庚;孙同强;;“新网工程”视角下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徐健;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万秀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训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品牌培育:文化战略的视角[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刘波;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宋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郭春丽;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艺华;新形势下我国供销合作社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蔡荣;合作社内部交易合约安排及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二朋;稻农参与粮食合作社效益与行为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红;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娄兆锋;中国当代乡村选举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萍;农业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及其创新绩效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姜晨;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成长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金涛;光复后台湾农会组织与农业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长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辛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思考[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何宏杰;赣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杨海凤;鄂温克旗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娉婕;张媛;胡经伟;黄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四川省162个村的调查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2 徐力行;农民和农业组织化模式的决定因素和一般规律——国际验证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3 张小青;;基于集群机理的农业产业集群效应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孙亚范;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和启示——对江苏农户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41期
6 谭涛,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05期
7 包宗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问题与宏观政策环境的完善——基于江苏的情况分析[J];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8 姚延婷;陈万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2期
9 夏英;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社的理论依据与政策要点[J];农村经营管理;2004年06期
10 徐旭初;;新情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J];农村经营管理;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杰;;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唐广辉;;发展专业农民合作社 培育农民增收新引擎[J];决策探索(下);2010年06期
3 张晓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几个问题[J];浙江经济;2004年12期
4 牛若峰;发展合作社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09期
5 于璐娜;;张淑香的办社之道: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J];中国合作经济;2007年11期
6 吴岩;;从“合伙企业”到“合作社”——全国首家工商注册合作社发展纪实[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01期
7 ;读者调查问卷[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06期
8 孙晓明;;刘三堂: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年03期
9 潘海平;浙江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1期
10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立法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市场开拓[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易经章;温秋兴;;湖南省农业支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与政策创新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谦;;云南省漾濞县农民收入现状探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4 罗学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谈[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现代化——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亚军;姚顺波;;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吴起、定边和华池三县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发善;;浅析商洛市农民增收问题[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曾福生;匡远配;;湖南省农民增收:30年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朱鸿霆;;扩大洛阳市农村消费市场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韦天晃 杨煜;安龙农民合作社“网场摆摊”卖农货[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2 韦天晃 杨煜;安龙农民合作社“牵手”农民 网上“摆摊”卖农货[N];黔西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郭树勋;一个通过建好农民合作社而发生巨变的村庄[N];焦作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叶琳;“农超对接”:有多少环节仍待接轨?[N];国际商报;2011年
5 记者 卢海;于培顺考察我省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合作社建设[N];青海日报;2011年
6 郑英丽 吕军布;农业发展多元化 农民收入创新高[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宁友鹏 毕飞;即墨农民合作社“网上求贤”[N];青岛日报;2008年
8 记者 周科;疏附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N];喀什日报(汉);2009年
9 强朝辉;双井农民合作社带领乡亲发药“财”[N];衡水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倪群鸣 晓富;希望的田野上活跃着这样一个农民合作社[N];湖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松;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樊丽淑;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陈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曹芳;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景红;河南省农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德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3 王一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基于英山县的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子敏;宁夏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郑辉;农民收入问题的深层次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左良凯;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侃;黑龙江水稻供应链对水稻农民收入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李时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沈次芳;农地产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石晓楠;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53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