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助力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导读
发布时间:2022-02-10 11:48
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打造智慧、高效的供应链,是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等技术正在重塑物流与供应链行业。面向全产业链整合的智慧化变革正在引领3.0智慧型降本增效新时代的来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作为《智能制造系列丛书》的一个分册,《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一书面向制造业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的现实需求,从管理角度探寻作为智能制造系统连接器的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的数字化问题。该书力图初步回答:什么是物流与供应链的智慧化?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与传统物流和供应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其体系框架包含哪些内容?构建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体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基于该系统为组织创造价值?如何与智能制造协调发展以支持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全书按照《智能制造系列丛书》主旨精神和要求,在重视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工程属性的同时,更关注面向整体系统绩效优化的管理属性,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2020,31(2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业务体系
从技术上讲,智慧物流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而提出,根据物联网技术架构,智慧物流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感知层是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末梢”,是智慧物流系统实现对货物感知的基础,是智慧物流的起点,其主要作用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通过多种感知技术,如条码自动识别技术、RFID 感知技术、GPS移动感知技术、传感器感知技术、红外感知技术、语音感知技术、机器视觉感知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等实现对物品的感知。网络层是智慧物流的神经网络与虚拟空间,主要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传感网等组成,用于连接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末梢”与“神经中枢”,并实现 “神经中枢”之间的信息交互。应用层是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是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充分利用平台层数据,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流的智能应用,具有物流作业、物流管理与控制、物流决策支持三个功能。从管理视角看,智慧物流主要通过基于平台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支撑物流业务的智慧化运营。按照管理内容的覆盖面与具体化程度,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可以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三个层面体现,如图2所示。智慧化平台是“大脑”,负责开放整合、共享协同,解决注入大数据网络布局、行业洞察、供应链深度协同等宏观问题,并通过综合市场关系、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输出行业解决方案,统筹协同各参与方;数字化运营是不同的“神经中枢”、负责串联调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连接、调度各参与方进行分工协作;而智能化作业是“四肢”,负责具体的作业执行,依托互联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设施设备,在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业务运作系统的智能调度下,实现物流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目前,智慧物流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品智慧可追溯系统、可视化智慧物流调度管理系统、以及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方面,并且正在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
从管理视角看,智慧物流主要通过基于平台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支撑物流业务的智慧化运营。按照管理内容的覆盖面与具体化程度,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可以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三个层面体现,如图2所示。智慧化平台是“大脑”,负责开放整合、共享协同,解决注入大数据网络布局、行业洞察、供应链深度协同等宏观问题,并通过综合市场关系、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输出行业解决方案,统筹协同各参与方;数字化运营是不同的“神经中枢”、负责串联调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连接、调度各参与方进行分工协作;而智能化作业是“四肢”,负责具体的作业执行,依托互联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设施设备,在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业务运作系统的智能调度下,实现物流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目前,智慧物流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品智慧可追溯系统、可视化智慧物流调度管理系统、以及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方面,并且正在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与传统物流管理不同,智慧物流通常以平台化的方式为智慧物流管理提供支持。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将参与机构的信息及物流服务进行整合,支持智慧物流商物管理、智慧物流供应链及智慧物流业务的实施。如图3所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以物流服务一体化、 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交易电子化、物流资源集成化、物流运作标准化和客户服务个性化为目标,可为物流运作提供有力支撑,可解决长期存在的物流业务彼此独立运作、缺乏整合、物流业务之间难以无缝衔接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慧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和趋势研究[J]. 刘佳星,陈支武. 技术与市场. 2021(11)
[2]浅谈现代智慧供应链人工智能创新实践[J]. 张阳,祁峰,张晓丽.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0)
[3]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的实体店商业模式创新[J]. 赵娜娜,刘丽娟. 物流科技. 2021(10)
[4]数字化时代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变革[J]. 杨多利,曹云.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05)
[5]山西省大数据背景下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策略分析[J]. 李艳,李翠芝. 运输经理世界. 2021(13)
[6]面向智能制造的智慧供应链研究探讨[J]. 熊飞. 商业观察. 2021(10)
硕士论文
[1]TTIE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雅娟.燕山大学 2021
[2]物流运输优化调度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李旭阳.广东工业大学 2021
[3]基于车联网的智能车辆行驶状态云端监测系统研究[D]. 杨卓林.长安大学 2021
[4]面向准时生产的共享仓储服务配置研究[D]. 张金源.长安大学 2021
[5]基于激光导航的叉车式AGV控制系统设计[D]. 李航.西华大学 2021
本文编号:3618838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2020,31(2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业务体系
从技术上讲,智慧物流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而提出,根据物联网技术架构,智慧物流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感知层是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末梢”,是智慧物流系统实现对货物感知的基础,是智慧物流的起点,其主要作用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通过多种感知技术,如条码自动识别技术、RFID 感知技术、GPS移动感知技术、传感器感知技术、红外感知技术、语音感知技术、机器视觉感知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等实现对物品的感知。网络层是智慧物流的神经网络与虚拟空间,主要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传感网等组成,用于连接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末梢”与“神经中枢”,并实现 “神经中枢”之间的信息交互。应用层是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是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充分利用平台层数据,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流的智能应用,具有物流作业、物流管理与控制、物流决策支持三个功能。从管理视角看,智慧物流主要通过基于平台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支撑物流业务的智慧化运营。按照管理内容的覆盖面与具体化程度,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可以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三个层面体现,如图2所示。智慧化平台是“大脑”,负责开放整合、共享协同,解决注入大数据网络布局、行业洞察、供应链深度协同等宏观问题,并通过综合市场关系、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输出行业解决方案,统筹协同各参与方;数字化运营是不同的“神经中枢”、负责串联调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连接、调度各参与方进行分工协作;而智能化作业是“四肢”,负责具体的作业执行,依托互联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设施设备,在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业务运作系统的智能调度下,实现物流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目前,智慧物流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品智慧可追溯系统、可视化智慧物流调度管理系统、以及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方面,并且正在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
从管理视角看,智慧物流主要通过基于平台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支撑物流业务的智慧化运营。按照管理内容的覆盖面与具体化程度,智慧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可以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三个层面体现,如图2所示。智慧化平台是“大脑”,负责开放整合、共享协同,解决注入大数据网络布局、行业洞察、供应链深度协同等宏观问题,并通过综合市场关系、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输出行业解决方案,统筹协同各参与方;数字化运营是不同的“神经中枢”、负责串联调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连接、调度各参与方进行分工协作;而智能化作业是“四肢”,负责具体的作业执行,依托互联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设施设备,在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业务运作系统的智能调度下,实现物流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目前,智慧物流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品智慧可追溯系统、可视化智慧物流调度管理系统、以及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方面,并且正在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与传统物流管理不同,智慧物流通常以平台化的方式为智慧物流管理提供支持。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将参与机构的信息及物流服务进行整合,支持智慧物流商物管理、智慧物流供应链及智慧物流业务的实施。如图3所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以物流服务一体化、 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交易电子化、物流资源集成化、物流运作标准化和客户服务个性化为目标,可为物流运作提供有力支撑,可解决长期存在的物流业务彼此独立运作、缺乏整合、物流业务之间难以无缝衔接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慧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和趋势研究[J]. 刘佳星,陈支武. 技术与市场. 2021(11)
[2]浅谈现代智慧供应链人工智能创新实践[J]. 张阳,祁峰,张晓丽.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0)
[3]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的实体店商业模式创新[J]. 赵娜娜,刘丽娟. 物流科技. 2021(10)
[4]数字化时代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变革[J]. 杨多利,曹云.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05)
[5]山西省大数据背景下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策略分析[J]. 李艳,李翠芝. 运输经理世界. 2021(13)
[6]面向智能制造的智慧供应链研究探讨[J]. 熊飞. 商业观察. 2021(10)
硕士论文
[1]TTIE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雅娟.燕山大学 2021
[2]物流运输优化调度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李旭阳.广东工业大学 2021
[3]基于车联网的智能车辆行驶状态云端监测系统研究[D]. 杨卓林.长安大学 2021
[4]面向准时生产的共享仓储服务配置研究[D]. 张金源.长安大学 2021
[5]基于激光导航的叉车式AGV控制系统设计[D]. 李航.西华大学 2021
本文编号:3618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61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