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升级与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工业4.0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11 04:38
近年来,反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在全世界蔓延。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全球化连接更为紧密。数字中国建设的增速、产业转型逐渐深入,国内国际压力日渐增大。综合国际国内环境,应该如何突破?本研究从反全球化现象入手,对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智能制造升级存在的问题、构成要素和金融支持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反全球化与我国智能制造升级面临的重大环境变化
(一)我国智能制造升级面临的重大变化
(二)反全球化现象的定义
(三)当前反全球化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四)反全球化的历史
1.反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
2.反实业全球化的兴起
3.反金融全球化
4.国家反全球化
二、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华战略反制宏观评估
(一)中国有较为稳定的政治经济结构,已有较为成熟的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
(二)中国的进口依赖在10年前已经开始逐步下降
(三)亚洲产业转移与美国进口渠道替代十年前已经开始
(四)中美贸易争端背后最核心的竞争是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竞争
三、我国智能制造升级与面向未来的工业互联体系构建
(一)各国智能制造发展概述
(二)发展历史
1.基础建设与探索时期(1949~1978)
2.快速发展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中期)
3.全球竞争与产业升级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期至今)
四、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市场导向、工业互联和系统整合
(一)对智能制造认识的两个关键:感知市场变化能力和市场竞争烈度
1.智能制造不局限于工厂自动化
2.数字化发展使得智能制造更能捕捉到工业市场的快速变化
(二)智能制造的特点,以机械工业4.0为例
1.智能机械
2.机器人
3.虚拟现实技术
4.智慧工厂
(三)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系统整合
五、我国当前制造业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制造业增速放缓,政策刺激作用边际递减,智能产业规模增加
1.制造业增速放缓,政策刺激作用边际递减
2.我国智能产业规模增加
(二)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
(三)制造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区域均发生变化,高附加值投入增加,向长江经济带沿线转移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向高附加值业转变。
第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向中南、西南地区倾斜。
六、反全球化背景下智能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
(一)加强对小微制造业的支持可借鉴德国的经验
(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模式创新
1.物联网金融
2.区块链金融
3.供应链金融
(三)构建现代政策性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智能制造升级。
1.各国金融监管的经验
2.我国金融监管需要在结构设计上进行调整
本文编号:3814176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反全球化与我国智能制造升级面临的重大环境变化
(一)我国智能制造升级面临的重大变化
(二)反全球化现象的定义
(三)当前反全球化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四)反全球化的历史
1.反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
2.反实业全球化的兴起
3.反金融全球化
4.国家反全球化
二、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华战略反制宏观评估
(一)中国有较为稳定的政治经济结构,已有较为成熟的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
(二)中国的进口依赖在10年前已经开始逐步下降
(三)亚洲产业转移与美国进口渠道替代十年前已经开始
(四)中美贸易争端背后最核心的竞争是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竞争
三、我国智能制造升级与面向未来的工业互联体系构建
(一)各国智能制造发展概述
(二)发展历史
1.基础建设与探索时期(1949~1978)
2.快速发展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中期)
3.全球竞争与产业升级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期至今)
四、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市场导向、工业互联和系统整合
(一)对智能制造认识的两个关键:感知市场变化能力和市场竞争烈度
1.智能制造不局限于工厂自动化
2.数字化发展使得智能制造更能捕捉到工业市场的快速变化
(二)智能制造的特点,以机械工业4.0为例
1.智能机械
2.机器人
3.虚拟现实技术
4.智慧工厂
(三)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系统整合
五、我国当前制造业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制造业增速放缓,政策刺激作用边际递减,智能产业规模增加
1.制造业增速放缓,政策刺激作用边际递减
2.我国智能产业规模增加
(二)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
(三)制造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区域均发生变化,高附加值投入增加,向长江经济带沿线转移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向高附加值业转变。
第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向中南、西南地区倾斜。
六、反全球化背景下智能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
(一)加强对小微制造业的支持可借鉴德国的经验
(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模式创新
1.物联网金融
2.区块链金融
3.供应链金融
(三)构建现代政策性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智能制造升级。
1.各国金融监管的经验
2.我国金融监管需要在结构设计上进行调整
本文编号:3814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81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