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种群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以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06 10:10

  本文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种群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以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装备制造业 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 种群竞争生态系统 模拟 仿真


【摘要】:从生态学角度对集群供应链展开研究会有助于集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优化其资源,提升其竞争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上下游多个企业种群对资源要素的需求具有一定的重叠与交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类似于捕食与被捕食(寄主—寄生)的现象。拟从种群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借鉴捕食者-食饵理论,以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为例,构建种群生态系统并进行模拟与仿真。
【作者单位】: 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商学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 种群竞争生态系统 模拟 仿真
【基金】:沈阳工程学院青年项目“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内供应链上三类企业种群间竞争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RWQN-1303)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差异化冗余设计的工业系统定量可靠性分析”(W2012256)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引言推动分散发展向产业聚集转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通过个体扩散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群个体。就系统本身而言,产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其系统演进上都要遵循系统生态演化的规律,因此,可以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个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2 孙东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69期

3 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年12期

4 崔沛然;张予川;;产业集群供应链形成机理研究与应用[J];物流科技;2010年05期

5 王叶峰;;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透析——以浙江服装产业为例[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12期

6 陈永祥;;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立新;刘晓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虚拟发展新路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2 陈柳钦;;加快发展和振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策研究[J];创新;2011年06期

3 彭晓寒;;泰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0期

4 陈国宏;李凯;;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组织本质、效率与边界[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5 田冠军;;竞争战略风险与风险控制决策——奇瑞的解读与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5期

6 笪秉宏;余治国;;基于种群模型的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鄂冰;袁丽静;;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理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8 高明;李勇;;黑龙江省区域产业耦合机制及实证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安玉兴;田华;;建设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对策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10 蓝庆新;;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有效承接机制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昌崇;李宏林;郑文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解析与重构——以辽宁为例[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杨自栋;王相友;刁培松;彭力;;提高山东省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峰;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白洁;中国装备制造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闻捷;风电设备供应链竞合系统熵变及其动态联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高菲;集群企业本地网络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郑亚莉;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D];浙江大学;2005年

8 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9 盖国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田冠军;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林;业主风险厌恶下重大装备制备造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翟羽;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海金;融资租赁在装备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阮艳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制造业集群的耦合、博弈机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珍;特色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永林;基于集群的模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9 芦丽丽;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运平;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2 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3 黎继子;李柏勋;刘春玲;;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库存管理[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4 金碚;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5期

5 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9期

6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7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8 殷茗;赵嵩正;;供应链协作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3期

9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10 范佳静;曹敏;;第三方物流满意度影响因素测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庆江;集群式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金(钅仓),苏鑫;关于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2 徐斌;安徽省机械工业协会召开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题座谈会[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20期

3 ;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 为振兴装备制造业而奋斗——于珍会长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中国机电工业;2004年04期

4 ;王昆东:跨国企业战略意图昭然若揭[J];今日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5 王元京;;机械大国迈向机械强国——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西部论丛;2006年03期

6 杜心灵;;加快发展洛阳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1期

7 熊必琳;;落实若干意见 充分发挥标准化 在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在全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暨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年01期

8 张宁;;大连装备制造业的新跨越[J];共产党员;2007年11期

9 ;我国装备制造业急需加速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8年12期

10 ;国务院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蒋恩尧;吴传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世权;;关于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新;刘冬平;;装备制造业防护涂料系统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丽娜;宋葛龙;;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不断提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第二章 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8 温晓丽;;沈阳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链的培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郭宇;;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吴和平;;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努力建设西北最大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关于宝天跨区域兼并重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甘肃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大举措[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程竹生;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思路[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柳祖林;振兴中的东北装备制造业该如何走(下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彭会安 通讯员 陶维彬;沈阳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革步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记者罗冰;沈阳提升和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N];科技日报;2002年

6 常云昆;加强中德合作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N];陕西日报;2003年

7 记者 马海林;做大做强天水装备制造业[N];天水日报;2007年

8 杨景;做大做强做优天水装备制造业[N];天水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到二产发展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N];山西日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王龙江;辽河油田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N];盘锦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尚利;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王铜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马晓云;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田丹;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外部技术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谭成旭;复杂装备制造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彭建平;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孟永胜;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锐;加快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业展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妍;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翟羽;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卫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毅;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方佳维;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吴传荣;入世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8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于长华;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谢海忠;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5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525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