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可持续供应链的动态能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7-08-04 16:09

  本文关键词:可持续供应链的动态能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供应链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摘要】:可持续供应链的提出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全球化与信息化加剧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这客观上需要供应链提升动态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由此产生一个命题:管理可持续供应链需要动态管理理论的支持。而目前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很少引入动态能力概念。文章在详细回顾可持续供应链与动态能力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了二者的研究脉络与理论特征,梳理了二者的关系及理论交汇点,按照可持续供应链组织特征把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到可持续供应链实践当中,提出了可持续性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作者单位】: 浙江万里学院;
【关键词】可持续供应链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0YJA63007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6110075)
【分类号】:F274
【正文快照】: 1引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得产业的组织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几个突出的表现是:第一,伴随着全球制造与服务网络的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第二,由于全球范围经营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如全球物流系统的脆弱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小援;;论企业环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2 林q;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7期

3 张荣杰;张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综述[J];生态经济;2012年01期

4 闫高杰;;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03期

5 索拉旺·威;;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07期

6 江成城;麦影;;供应链伙伴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2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芳;郭岩;;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知识分享与创新绩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12期

2 张旭梅;黄陈宣;;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决策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2期

3 李文;许晖;黄小飘;;组织学习与国际化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华为、海尔、联想的跨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4期

4 勾丽;周翼翔;;产业集群情境下企业资源整合过程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年09期

5 郭斌;;社会资本、组织惯例与终极股东控制——基于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5期

6 王朝辉;陈洁光;黄霆;程瑜;;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7 李彬;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8 任丽丽;;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实现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接收方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9 饶志明;;模块化产业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10期

10 孙敬水;姚志;;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飞;;低碳减排对成本核算管理的影响及其信息披露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思文;陈友余;卢艳;;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理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3 陆浩东;;价值链视域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4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吴湘繁;马洁;王永伟;秦双全;;基于产业技术变迁的组织变革模型:组织惯例演化视角——以百年柯达为案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7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8 包文莉;;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9 兰卫国;孟庆贵;杨新改;蒋勤;夏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度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月辉;王利;缪祺;;基于流程视角的动态营销能力构成及其与绩效的关系——来自450个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丽平;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陈伟;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创新效应与契约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郭斌;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刘琳琳;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朱天一;创业导向、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白如彬;分销商跨组织私人关系、组织关系对速度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钢;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胡国喜;中国共产党制度执行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孙连才;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互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晓慧;生态政策对区域生态供应链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乃岩;基于入口策略和格计算思想的虚拟企业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叶勇;可持续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清华;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申;基于协同理论的家具制造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及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朱子平;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演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伟娟;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史蕾蕾;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陈江勇;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宋运举;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芳;;利用EVA-ABC模型评价供应链的运作绩效[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3 许崴;;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塑造供应链竞争优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罗永泰;吴树桐;;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动态能力形成的关键路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孟艳芬,宋立公,路晓冬;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成长路径[J];商业研究;2004年12期

6 陆奇岸;;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7 邱国栋;;基于系统动力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8 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9 杨凌峰;吴家锋;陆思锡;;基于SCOR模型的战时油料供应链柔性评价体系[J];中国储运;2009年10期

10 张翠华,黄小原;具有柔性的供应链模型优化问题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冬琴;陈文浩;;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03年

3 王晓东;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更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核成;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竞争力及其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邓宁;供应链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徐章一;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敏捷化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郑胜华;企业联盟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冬冬;供应链敏捷化和绿色供应链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徐震;基于三维模型的集群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提升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孟晓斌;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及其绩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春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柔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龙勇强;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信任、供应柔性与供应绩效关系之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魏波;供应链中的制造柔性与成本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牛中强;基于实物期权的供应链柔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汤雪琴;零售业全球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叶勇;可持续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占波;;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探析[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2 邱钊;黄俊;李传昭;陈明锐;吕心田;;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质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10期

3 魏文斌;佘彩云;;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集群式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2期

4 王菁娜;徐大佑;;构建动态能力:市场导向的战略实施[J];社会科学家;2007年01期

5 陆淳鸿;;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之评述[J];现代商业;2007年23期

6 陆淳鸿;;动态能力理论的评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沈占波;;组织学习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9期

8 徐海宁;陈其晖;吴泗宗;;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J];经济管理;2007年23期

9 曹红军;赵剑波;;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6期

10 刘建新;陈雪阳;;基于顾客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峻峰;;基于新兴技术演化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以计算机技术和IBM公司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蔡树堂;;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姚志明;;调优五大结构 整合竞争优势[A];2002“商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曹阳;;我国商业集团整合模式的设计——以零售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黎志成;陈雪;胡斌;;试论西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旭东;;对加入WTO后提高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思考[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8 潘文安;;基于整合能力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永强;刘倩琦;郑东丽;;创建产业群结构 打造济宁经济名片[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10 杨洋;李仕明;;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浩;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EMBA 主任 马浩教授;品牌管理和竞争优势[N];证券日报;2004年

3 记者 卫容之;上海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凸显[N];国际金融报;2004年

4 记者 沈文敏;宝钢:以企业文化支撑竞争优势[N];人民日报;2005年

5 张学仁;国企竞争优势源于制度创新[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潘志灿;以“创造型企业”打造领先的竞争优势[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刘萍邋程伟平;把良好生态作为竞争优势[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李正图;企业发展要关注开发区竞争优势的演进(上)[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会长 朱登铨;创新是系统工程,,不创新,就淘汰[N];中国水利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傅莲英;中博会:中部六省巧打资源牌[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文杰;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陈建校;物流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理与管理策略[D];长安大学;2010年

3 梁旭晖;基于稳定型战略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郭净;国际化企业营销动态能力对竞争战略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葛遵峰;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沈克慧;知识整合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胡钢;动态能力对企业多元化及其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熊连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肖延高;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建华;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2 裴奇;基于创新的企业动态能力培养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3 孙建通;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史蕾蕾;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文仁俊;基于资源能力观的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战略[D];重庆大学;2008年

6 孔军;基于知识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敏;基于三维模型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张致远;交互分析下企业间竞争优势对关系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艳辉;水派艺术设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孝杰;构建动态更新的竞争优势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0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620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