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考虑回收品质量差异和延迟支付的供应链联合库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2:20

  本文关键词:考虑回收品质量差异和延迟支付的供应链联合库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 最优订货与生产策略 延迟支付 缺陷产品与检测错误 允许缺货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企业逐渐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战略,来更好的整合可用资源。目前,沃尔玛、戴尔、宝洁和惠普等国际知名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学者对提升供应链竞争力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要想保持供应链竞争力,就要寻找成本持续节约的方法,实现成本领先,进而最大化自己的利润。而库存成本是最重要供应链组成成本之一,占比约为35%。显然,加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寻求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降低库存成本,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利润水平。此外,综述前人研究有几点发现:第一,当允许缺货时,延迟交货对交易双方均有利;第二,关注缺陷产品以及检测错误存在的客观性,并根据回收的缺陷产品的可利用程度决定再加工还是检测后低价销售或是报废处理,是正确进行订货与生产决策的前提;第三,随着精益管理思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多批次小批量的发货模式;第四,延迟支付是一种双赢策略,可以使交易双方均从中获益。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三级供应链(单个供应商—单个零售商—顾客)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以其总利润最大为目的,对允许缺货和延迟支付条件下,回收产品非再加工和再加工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问题进行对比研究,运用博弈理论、运筹学知识和最优化理论求解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订货与生产策略,并提供促进供需双方参与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说明模型求解过程,分析模型中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以及供应链与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以得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相关管理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 最优订货与生产策略 延迟支付 缺陷产品与检测错误 允许缺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符号与缩写注释表10-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4-15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19-20
  • 1.4 论文创新与技术路线20-22
  • 第二章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22-27
  • 2.1 博弈理论22-23
  • 2.1.1 博弈论基本概念22
  • 2.1.2 博弈模型的分类22
  • 2.1.3 合作博弈的应用22-23
  • 2.2 延迟支付理论23-24
  • 2.3 联合库存管理理论24-27
  • 2.3.1 传统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24-25
  • 2.3.2 联合库存管理25-27
  • 第三章 回收产品非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库存管理27-51
  • 3.1 模型背景与假设27-29
  • 3.1.1 模型背景27-28
  • 3.1.2 模型假设28-29
  • 3.2 回收产品非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利润模型29-35
  • 3.2.1 零售商的利润模型29-33
  • 3.2.2 供应商的利润模型33-34
  • 3.2.3 供应链的利润模型34-35
  • 3.3 回收产品非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35-45
  • 3.3.1 供应链联合库存控制策略35-42
  • 3.3.2 供应链分散库存控制策略42-44
  • 3.3.3 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44-45
  • 3.4 数值仿真45-50
  • 3.4.1 验证利润函数与n的关系45-46
  • 3.4.2 对延迟支付相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46-48
  • 3.4.3 对其它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48-50
  • 3.5 小结50-51
  • 第四章 回收产品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库存管理51-69
  • 4.1 模型背景与假设51-52
  • 4.1.1 模型背景51-52
  • 4.1.2 模型假设52
  • 4.2 回收产品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利润模型52-57
  • 4.2.1 零售商的利润模型52-54
  • 4.2.2 供应商的利润模型54-56
  • 4.2.3 供应链的利润模型56-57
  • 4.3 回收产品再加工和延迟支付时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57-60
  • 4.3.1 供应链联合库存控制策略57-58
  • 4.3.2 供应链分散库存控制策略58-59
  • 4.3.3 供应链利润分配与转移机制59-60
  • 4.4 数值仿真60-67
  • 4.4.1 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算例分析60-61
  • 4.4.2 分析n对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与利润的影响61-62
  • 4.4.3 分析M对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与利润的影响62-63
  • 4.4.4 分析N对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与利润的影响63-64
  • 4.4.5 分析其它参数对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与利润的影响64-67
  • 4.5 小结67-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总结69-70
  • 5.2 展望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7
  • 附录77-81
  • 附录A77-80
  • 附录B80-81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供应链[J];广西会计;2003年12期

2 ;从供应链上要效益[J];科技智囊;2003年11期

3 戚桂杰,刘向东,王凯平;供应链层级匹配机理及模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4 毛文静;;试论中小企业与供应链管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魏华飞;张晓林;;跨供应链管理问题[J];经营管理者;2006年05期

6 张岩;;没有企业 只有供应链[J];微型机与应用;2006年07期

7 蒋银玲;;企业供应链管理[J];河南科技;2006年11期

8 段伟常;;供应链文化研究[J];综合运输;2006年11期

9 ;中国离“供应链竞争”有多远?[J];中国招标;2006年55期

10 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造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俊敏;;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关系分析及应用[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铭;王露;梅洪常;;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伟;;供应链质量管理探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超;滕春贤;;供应链竞争背景下的链际重组应对成本干扰[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滕春贤;童清天;;混合式结构多条供应链的纵向结构选择[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心报;叶强;杨善林;;基于群决策的供应链敏捷度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李海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铸件采购分析[A];2014(第24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唐喜林;赵曙蔚;;基于寡头市场的供应链链间产量博弈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滕春贤;周艳山;陈兆波;;具有随机需求的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网络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冰;刘仲英;方耀楣;;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决策模型[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欧慧敏;全供应链管理:新的较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缪舢;企业供应链管理风潮初起[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CPW记者 王云霞;供应链管理: 联想不怕戴尔?[N];电脑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高丽华;中国离“供应链竞争”有多远?[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段沛佑;幸福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文欣;服装业供应链论坛在杭举行[N];现代物流报;2007年

7 浙江工作站 钟燕;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服装业供应链论坛举行[N];中国服饰报;2007年

8 梁睿;打造供应链的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8年

9 吴冕;湖北省首次举办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大型讲座[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钱志新;供应链竞争异军突起[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化肥供应链及其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黄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供应链多渠道管理及定价策略分析[D];武汉大学;2012年

3 胡引霞;供应链竞争的协调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雷荆耀;供应链与产品创新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彭建仿;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周艳山;基于供应链竞争的扰动应对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黄丽珍;供应链建模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肖迪;基于结构分析的供应链之间竞争行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胡宪武;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艳;动态供应链分析与H_∞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卉;供应链构建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2 曾宪琦;我国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曾卓;A家电公司供应链采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肖凯;RFID跨企业集成中供应链的激励机制与收益协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齐小丽;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HT公司采购机制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严帅;两阶段供应链中质保服务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肖国柱;基于供应链的Z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潭;供应链多级库存RFID使能的Pull策略与实验平台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徐芳;交货期不确定环境下两级供应链竞争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登凯;基于供应链的碳排放博弈模型及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7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647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