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备件VMI-TPL整合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7:24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备件VMI-TPL整合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逐步转向供应链间的绩效竞争。在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缺乏信息有效共享,各自独立制定库存管理策略,导致需求逐级放大,造成库存过大而增加物流成本。协调运作供应链系统对提升汽车备件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汽车备件供应链系统中单一供应商、单一备件中心库和单一分销商为研究对象,筛选四个主要维度构建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第三方物流(TPL)整合的框架,主要包括汽车备件补货决策权、TPL与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的信息共享程度、第三方物流服务和TPL资源投入程度。依据四种不同的维度,提出三种主要的汽车备件VMI与TPL整合模式,即单一整合模式、有限集成型整合模式和战略协同型整合模式。其中,,单一型整合模式即第三方物流在参与供应链VMI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没有库存信息的交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同供应商、客户间相互保持独立,双方合作内容比较单一,这种集成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线性集成;有限集成型整合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参与供应链VMI的程度比单一型整合模式深入,合作双方的关系不局限于传统的交易关系,TPL拥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双方是基于一种短期的合作关系;战略协同型整合模式下,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属于战略联盟关系,双方需要一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集配中心,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与第三方物流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这种整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TPL的优势,通过集中库存控制,有效降低供应链库存管理及运作成本。 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备件传统库存管理模型、汽车备件VMI与TPL整合模式模型,通过对一汽轿车某分销商的车门焊接总成备件算例的模拟,得出汽车备件VMI与TPL整合后的三种整合模式的供应链整体库存和库存成本均低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并且整合后的汽车备件牛鞭效应得到了有效缓解,其中战略协同型整合模式效果最为明显,证明了论文所建立的VMI与TPL整合模式的有效性。论文研究对汽车备件供应链库存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汽车备件库存 系统动力学 供应链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F274;N94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供应商管理库存研究10-12
- 1.2.2 第三方物流研究12-13
- 1.2.3 汽车备件库存研究13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13-16
- 第2章 汽车备件 VMI 与 TPL 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16-34
- 2.1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16
- 2.2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基本理论16-19
- 2.2.1 供应商管理库存定义16-17
- 2.2.2 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比较17-19
- 2.3 第三方物流服务19-22
- 2.3.1 第三方物流定义19-20
- 2.3.2 第三方物流特征20
- 2.3.3 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分析20-22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22-25
-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22
- 2.4.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22
- 2.4.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22-23
- 2.4.4 系统动力学模型特点23
- 2.4.5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23-25
- 2.5 汽车备件物流的特点25-26
- 2.6 VMI 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整合框架26-29
- 2.7 汽车备件 VMI 与 TPL 整合模式分析29-33
- 2.7.1 汽车备件 VMI 与 TPL 服务整合可行性分析29-30
- 2.7.2 汽车备件 VMI 与 TPL 整合模式30-33
- 2.7.2.1 单一整合模式30-31
- 2.7.2.2 有限集成型整合模式31-32
- 2.7.2.3 战略协同型整合模式32-33
- 2.8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汽车备件传统库存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34-46
- 3.1 建模目的与模型边界的确定34
- 3.1.1 建模目的34
- 3.1.2 模型边界的确定34
- 3.2 模型假设条件及符号描述34-36
- 3.2.1 模型假设条件34-35
- 3.2.2 模型符号描述35-36
- 3.3 模型建立与分析36-41
- 3.3.1 模型建立36-40
- 3.3.1.1 因果相互关系回路图36-38
- 3.3.1.2 模型构建38-40
- 3.3.2 模型结构分析40-41
- 3.4 模型检验41-45
- 3.4.1 模型适合性检验41-42
- 3.4.2 极端条件检验42-44
- 3.4.3 行为再现检验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汽车备件 VMI-TPL 整合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46-58
- 4.1 建模目的与模型边界的确定46-47
- 4.1.1 建模目的46
- 4.1.2 模型边界的确定46-47
- 4.2 模型假设条件及符号描述47-48
- 4.2.1 模型假设条件47
- 4.2.2 模型符号描述47-48
- 4.3 单一整合模式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48-50
- 4.4 有限集成型整合模式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50-52
- 4.5 战略协同型整合模式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52-53
- 4.6 模型检验53-57
- 4.6.1 模型适合性检验53
- 4.6.2 极端条件检验53-55
- 4.6.3 行为再现检验55-57
- 4.7 本章小结57-58
- 第5章 汽车备件库存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评价分析58-66
- 5.1 算例描述58
- 5.2 模型仿真对比分析58-65
- 5.2.1 库存水平仿真结果分析59-61
- 5.2.2 系统成本仿真结果分析61-63
- 5.2.3 系统牛鞭效应仿真结果分析63-65
- 5.3 本章小结65-6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6.1 总结66-67
- 6.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1
- 作者简介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宏,郭海峰,黄小原;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利润模型及其优化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曹武军;李成刚;王学林;胡于进;;VMI环境下收入共享契约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牛颖;;关于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4 刘晓琳;;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王家祺;范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及其作用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6 于洪洋;周艳山;滕春贤;;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库存仿真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01期
7 时珊;;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8 张昕;;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逆向物流库存控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752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5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