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钢铁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机制与对策——以辽宁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港口-钢铁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机制与对策——以辽宁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港口 钢铁企业 供应链协同 协同运作模式 辽宁省
【摘要】:从供应链的角度,结合调研分析,以辽宁省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钢铁企业与港口协同运营中存在的战略与运营层面问题,提出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信息协同、物流协同、资本协同、激励协同等方案,设计了协同运作模式。
【作者单位】: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物流管理中心;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 港口 钢铁企业 供应链协同 协同运作模式 辽宁省
【基金】: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港口-钢铁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L12CJY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1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13YJA630031)
【分类号】:F426.31;F552;F274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以及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前几年相比普遍下滑[1-2],与此同时,港口企业的业务量也受到很大影响[3]。由于物流成本是钢铁产品成本的重要来源,为此,在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物流效益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文杰;马士华;;制造行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对协同及运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8期
2 孙振东;;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优化方案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9期
3 杨利军;;分散型决策结构下供应链协同实现机制的理论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5期
4 金玉然;武莹;刘洁洁;侯海云;;辽宁省钢铁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2年06期
5 于江楠;金玉然;侯海云;;港口物流的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9期
6 沈小平;;基于自组织的供应链战略协同机制探讨[J];系统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芬;杨德礼;王建军;刘锋;;互补型服务合作生产剩余控制权分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安宝峰;谭鹏;;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比较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1年10期
3 杨睿;;我国协同创新研究热点探索[J];科技视界;2012年23期
4 张予川;邵林;桂华明;;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实证研究[J];物流科技;2012年11期
5 李忆;张俊岳;刘小平;;供应链合作关系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成熟企业与新创企业的对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8期
6 龙勇;潘红春;;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知识共享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3期
7 彭正龙;何培旭;;制造企业供需双方关系、承诺与合作绩效间路径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2期
8 魏津瑜;吴晓玮;;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基于供应链关系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9 张士华;;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商务协同研究[J];物流科技;2014年11期
10 吕敏;宋华岭;;煤炭资源整合管理协同性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文聪;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连英;蔬菜营销渠道合作关系与合作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谢磊;加工装配式供应链供应物流协同影响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忠民;基于契约合作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齐秀辉;基于混沌的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演化与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卢志平;基于过程交互的复杂动态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慧芬;服务合作生产契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谢磊;加工装配式供应链供应物流协同影响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齐旭高;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江涛;新环境下供应链网络组织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邹晓晓;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协同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道书;供应链环境下的GR公司战略供应商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曾宪琦;我国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李静;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薛运普;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嘉玲;机会主义行为对供应链伙伴关系及信息共享的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蒋兴良;制造外包业务中供应链关系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董琦辉;欧姆龙供应链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李和进;基于演化博弈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最优策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徽;;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河北钢铁业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2 梁少华;物流业发展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J];规划师;2002年08期
3 蔡淑琴;梁静;;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的关联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4 吕志方;;我国中小港口协同竞争发展现代物流模式浅析[J];港口经济;2011年03期
5 权衡;上海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6 汪长江;;世界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与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1期
7 吴峰;;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探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随成;张哲;;不确定条件下供应链合作关系水平对供需合作绩效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9 凌鸿;袁伟;胥正川;周江波;;企业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科技;2006年03期
10 邱世明,顾培亮,郝海;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的变化与控制分析[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海洋;[N];本溪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永新;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之道[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年02期
2 ;中国钢铁企业压力增大[J];中国住宅设施;2004年08期
3 漆永新;瞩目钢铁企业信息化[J];电力信息化;2004年02期
4 古俐;全国钢铁企业动力节能促进会制氧专业2004年度会议在重庆召开[J];冶金动力;2004年06期
5 肖剑,胡志华,赵红;华中地区钢铁企业植物配置探讨[J];中国园林;2004年11期
6 黄菊,郭学琴;钢铁企业输送系统流程规划与绩效监控[J];工业工程;2005年05期
7 唐光临,孟卫东,吴实;清洁发展机制与钢铁企业的发展[J];冶金能源;2005年06期
8 龚盛;;加强产学研全面合作打造现代化钢铁企业[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01期
9 ;钢铁行业瘦身年[J];现代制造;2006年03期
10 周世春;丁建华;陈超;;“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在钢铁企业的应用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亚飚;;钢铁企业雨水资源应用及主要问题浅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邹红;;我国钢铁企业迎接“入世”的几点看法[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文兵;;流程模拟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4 廖美春;;对我国中央直管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思考[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袁宇峰;张国宏;;民营钢铁企业发展态势分析[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王维兴;;钢铁企业节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A];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高层论坛材料汇编[C];2006年
7 于武;袁明观;杜莹芬;;成果评介10: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型钢铁企业建设[A];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200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王硕民;焦根鹏;王玲;王永强;;浅谈钢铁企业的节能和环保管理工作[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贾秀英;张志刚;王景岚;陈瑞芳;;加快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化与标准化的融合[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阎国荣;刘全金;;钢铁企业节水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钢铁企业如何开拓市场(下)[N];中国冶金报;2002年
2 李淑萍;从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看合理利用资源的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曾业辉 唐福勇;钢铁企业:双赢不是我说了算[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记者 高渊;宝钢探索生态型钢铁企业新路[N];人民日报;2005年
5 田书华 作者为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快重组[N];证券时报;2005年
6 欣欣;今年国际钢铁市场向好[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贾林男;我国严控外资进入钢铁企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乔峻峰;中国钢铁企业面临更大冲击[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信息部;市场较平稳 钢企多观望[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记者 罗华国;山东加速大企业集团组建[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王宏亮;钢铁企业多粒度分型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宏民;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融资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伍景琼;多期决策下钢铁企业采购与生产库存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6 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浩;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崔发婧;基于生产物流的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建军;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心灵;我国钢铁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鸿渊;大型钢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李振兴;基于价值链的优化增强我国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4 李芳;民营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其案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范永超;现代营销理念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范倩倩;面向订单优先级的钢铁企业坯料匹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博;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孙颖;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蒋风翔;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熊鹏;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3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7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