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的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的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 信息共享 激励机制 博弈论
【摘要】: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信息共享能够减少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企业参与供应链信息共享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可能会出现收益和投入不成比例的情况,造成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供应链信息共享,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来促使企业主动参与供应链信息共享。分析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信息不共享的原因,建立了产品服务集成商主导的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两级合作的信息共享激励的博弈模型,并作均衡分析。然后,给出一些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关键词】: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 信息共享 激励机制 博弈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117) 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ZXSK20)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2JK0023)
【分类号】:F27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制造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形式也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时,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供应链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燕,杨文瀚;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2 张建儒;何敏飞;;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激励[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3 白世贞;张琳;;不对称信息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督[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4 陈国庆;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5 刘元元;李帮义;;基于委托代理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08期
6 曹海英;温孝卿;;基于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栗志坤;零售连锁分店店长的激励与约束一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钟哲辉;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力妼;傅鸿源;;不对称信息下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模型[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2 向小东;陈美燕;;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演化博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郑伟民;;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2期
4 王利;代杨子;;供应链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1期
5 李雷;;基于锦标制度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年04期
6 郑颖;杨建州;;木材加工业供应链伙伴信息共享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张红宇;高阳;;再制造系统中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8 马春玲;;信息管税和过程控制的新税收征管模式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王高山;;供应链采用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07年02期
10 李文涛;李星;李瑞;;供应链共享信息准确度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新星;朱名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信息流研究综述[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童尧;陈菊红;;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对供应商关系影响:维度、研究假设及其管理意义[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君;基于需求层次满足的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温艳;基于供应链的医院物资集成化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吕晖;供应链社会资本、信息共享及运营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彦;供应链节点间企业组织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燕;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李培亮;拉动式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机制实现[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晴;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与Agent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静;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及其违约风险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王彬;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资武成;基于Multi-Agent的供应链协商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涛;论批发商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联盟[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黄忻;XGJ公司智能电源管理器产品营销渠道整合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闫传强;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协同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祥彬;H公司与EMS供应商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范鹏;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姜意扬;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与订单分配组合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王源渊;人造板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8 原栋宁;LY公司项目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颖季;供应链环境下的同层次制造商之间信息共享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任春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联动机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浩雄;何明珂;;基于物流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物流中节点企业协同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3 吴迪冲;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2年02期
4 黄小原,卢震;一种交互式进化规划及其在供应链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翟恩东,汪定伟;考虑库存分配的多年度二级分销网络优化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邢光军;林欣怡;达庆利;;具有逆向物流的供应链利润共享与协调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肖剑;但斌;张旭梅;;供货商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及遗传算法求解[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石小法,张丽清,杨东援;信息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9 石小法,杨东援;一种简单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10 刘念;马士华;;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时间价值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美花;王要武;张弛;;非对称信息下建设供应链质量监督决策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文博;停车换乘系统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燕;区域物流系统的信息平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郑任;绿色供应链中合作机制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邱霞;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刘五军;基于业务外包的物流服务质量监督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威;许茂增;;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违约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物流技术;2007年12期
2 樊敏;艾兴政;;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6期
3 陈长彬;杨忠;;供应链合作中的信息共享及激励[J];情报杂志;2008年09期
4 刘元元;李帮义;;基于委托代理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08期
5 宫敏丽;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分析与控制[J];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6 宫敏丽;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分析与控制[J];求索;2005年09期
7 叶阿真;林医华;刘晓敏;;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两阶段激励机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8 刘开军;张子刚;;分散式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定价激励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李文涛;李星;李瑞;;供应链共享信息准确度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1期
10 董琳;;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于水波;张相林;;建立新型学生工作人员激励方式的途径探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延利;;基于能力和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佳佳;;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激励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云智;王红梅;;浅谈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红霞;;建立好、运用好企业激励机制 为企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言世;任建峰;;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谢金星;董杰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的模拟研究方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贺斌;小企业停产不是倒闭而是“猫冬”[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吴力;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3 王昱;让爱岗敬业者大量涌现[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刘伟;试论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外结合[N];市场报;2006年
5 王智堂;中国青海分公司以激励机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徐林祥 王洪;鄂肥:激励机制出活力[N];经理日报;2002年
7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刘英;华北油田完善激励机制[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通讯员 董国隆;十六局集团三公司人才激励显奇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9 ;强化企业经营者长效激励机制[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张志军;永昌铅锌公司实行“1%、2%、4%”激励机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茂平;上市公司大股东激励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张艳馥;需求侧管理(DSM)激励机制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4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朱学红;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吕晖;供应链社会资本、信息共享及运营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培亮;拉动式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机制实现[D];同济大学;2007年
8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龙小兵;知识型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与创新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王胜利;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医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两阶段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樊敏;供应链信息共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于涵;面向供应链协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价值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文涛;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窦宁;三级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与利益协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海真;全球供应链中协调策略及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高峰;信息共享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虎;信息共享下供应链契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乔晓华;委托代理制下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郝晓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2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84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