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2:06
本文关键词: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密切,从企业内部发掘得出企业的价值也不能够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必须往供应链上的组织间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因此供应链管理也显得愈加重要。企业时刻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增加自己的成本优势才能应对市场需求,而由于单纯控制企业内部成本的手段已经落后了,企业需要从成本管理方式上更进一步,因此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企业成本控制已经从内部转向了愈加重要的供应链上以及组织间。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只包括设计、生产加工的方面,并没有把企业自身放在供应链中考虑,如果从供应链这个角度入手,那么还需要结合上下游的企业,考虑到组织间的成本,因此使得它不能够完美的适用于组织间的成本管理。此外,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管理理念不够先进,没能更好的关注供应链中的成本,没能考虑到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不能把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列入考虑,这也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供应链的制约。因此,企业需要从供应链管理以及组织间管理入手,将其和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融合,设计出更为合适的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文章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组织间成本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便供应链上企业能更加准确根据组织间成本信息来合理安排自身的成本管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国外的学者更多的研究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工具,并没有更多的关注于工具的选取,本文通过对组织间成本管理工具的分析选取了两种成本管理工具,分别是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并将这两种管理方法融合应用于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成本管理中,分析其具体适应性及提出相应的优化实施方案,最终提出一种融合后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以某个企业为案例对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可行性。
【关键词】:组织间成本 成本管理 供应链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3;F2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背景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文献回顾12-17
- 1.2.1 国外研究回顾12-13
- 1.2.2 国内研究回顾13-16
- 1.2.3 研究评述16-17
- 1.3 论文结构17-18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8-19
- 第2章 供应链及组织间成本管理相关理论19-26
- 2.1 供应链19
- 2.2 供应链成本管理19-21
- 2.2.1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发展20
- 2.2.2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20-21
- 2.3 组织间成本管理21
- 2.4 成本管理工具21-26
- 2.4.1 生产方面的成本管理工具21-24
- 2.4.2 关系方面的成本管理工具24-26
- 第3章 组织间的成本控制问题26-35
- 3.1 供应链组织间关系内涵26
- 3.2 供应链组织间关系模型26-30
- 3.3 供应链组织间的协同机制30-31
- 3.4 生产层面的成本管理问题31-33
- 3.4.1 设计开发阶段31-32
- 3.4.2 产品生产阶段32
- 3.4.3 物流阶段32-33
- 3.5 关系层面的成本管理问题33-35
- 3.5.1 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33-34
- 3.5.2 与客户之间的关系34-35
- 第4章 重构组织间成本管理方法35-43
- 4.1 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的目标成本法35-36
- 4.1.1 供应链式目标成本法的应用35-36
- 4.1.2 供应链式目标成本法的流程36
- 4.2 基于供应链的组织间的作业成本法36-39
- 4.2.1 供应链式作业成本法的应用36-37
- 4.2.2 供应链式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流程37-39
- 4.3 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的成本管理方法39-43
- 4.3.1 两种成本管理方法的互补性39-40
- 4.3.2 二种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40
- 4.3.3 二种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的实施40-43
- 第5章 甲乳品公司成本控制案例分析43-59
- 5.1 甲乳制品公司成本控制现状43-46
- 5.1.1 乳制品行业现状43
- 5.1.2 公司的基本情况43-44
- 5.1.3 公司的供应链情况44-45
- 5.1.4 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45-46
- 5.2 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的构建46-47
- 5.3 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的应用47-59
- 5.3.1 产品介绍47-48
- 5.3.2 对乙产品进行模型应用48-58
- 5.3.3 分析结论58-59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9-60
- 6.1 研究结论59
- 6.2 研究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致谢64-65
- 详细摘要65-69
本文编号:86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86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