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R的供应链治理机制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EPR的供应链治理机制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 供应链治理 博弈论 个体生产者责任(IPR) 集体生产者责任(CPR)
【摘要】: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背景下的供应链系统中主体决策影响因素和治理机制的融合问题,基于供应链治理和博弈的理论视角,构造了个体生产者责任(IPR)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集体生产者责任(CPR)模式下的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IPR和CPR模式下企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最佳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污染治理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生产技术的差距,以及相互依赖程度.强技术差距和强依赖性更容易导致CPR模式的产生;反之,IPR模式更容易出现在低依赖性和实力相当的企业当中.最后总结了EPR制度下供应链系统动态均衡治理的内部效率机制和外部合法性机制.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 供应链治理 博弈论 个体生产者责任(IPR) 集体生产者责任(CPR)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3&ZD14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12JJD630004)
【分类号】:F274;F224
【正文快照】: i引言在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产者不当的生产、消费者不当的丢弃以及回收者不当的处理行为,使得废弃产品成为消减供应链环境和社会绩效的元凶,进而成为影响供应链中各利益主体可持 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给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生产者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一平;朱庆华;武春友;;基于博弈的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运行环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家平;迟琳娜;梁玲;李仲;;广告影响消费偏好下制造/再制造的产量—价格优化决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张汉江;李聪颖;姚琴;孟园;;闭环供应链上的最优回收激励契约与政府补贴再制造政策的最优化[J];系统工程;2014年08期
3 肖丹;尹春华;;基于EPR效益最大化的电子产品回收激励模型[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慕艳芬;马祖军;;WEEE回收法规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5年01期
5 陈雅;洪璐;姚清钦;;随机回收和有限库存下逆向供应链决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3年12期
6 聂佳佳;;需求信息预测对制造商回收再制造策略的价值[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7 吕君;逄亚南;常昕媛;;WEEE制造商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的美日比较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郭军华;张威;朱佳翔;;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杨传明;;EPR下苏州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现状及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陈莎莎;谢铁军;;不对称信息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ZHANG Rong;REN Qingzhong;;Equivalence between Sethi Advertising Model and a Scalar LQ Differential Game[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吕君;;WEEE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3 吕君;;WEEE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阿西夫;促销策略与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叶荣;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电力系统频率协调控制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晶;市场营销组合竞争决策及其支持系统开发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张柳波;非理性特征下回收\再制造中合作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刘星果;供应链投资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于伟;一类非对称环境问题的随机微分博弈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李杰;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产品延保服务模式选择与运营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薛俭;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省际联防联控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芋蓁;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姚浩峰;基于价格和服务竞争的内河港航协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瑶;考虑服务影响的异质品双渠道供应链优化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隋明锐;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模拟与纳污能力核算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陈雅;EPR制度下有限库存的逆向供应链决策与激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赵松岩;基于供应链竞争的需求扰动应对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8 管杏子;需求相关于价格和质量的供应链合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夏志强;基于以旧换新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郑本荣;竞争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协调与网络均衡决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妮娜;强伟;黄小原;;基于废钢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及协调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2 黄颖颖;周根贵;曹柬;;电子产品三级逆向供应链定价与激励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3期
3 李艳萍;论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J];环境保护;2005年07期
4 祝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立法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10期
5 刘冰;梅光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的探讨[J];环境技术;2005年06期
6 曹柬;杨春节;李平;周根贵;;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链线性分成制契约设计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8 任文举;李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及其实践[J];经济师;2006年04期
9 刘超;面向延伸生产者责任的产品设计[J];轻工机械;2004年03期
10 黄锡生;张国鹏;;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循环经济的动力支持谈起[J];法学论坛;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臻;徐玖平;;供应链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04年05期
2 高旭,史宪铭;供应链及其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5期
3 付玉,张存禄,黄培清,骆建文;基于案例推理的供应链风险估计方法[J];预测;2005年01期
4 刘冬林;王春香;;供应链多风险组合的综合评估及风险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8期
5 桑圣举;王炬香;杨阳;;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6 李民;李天生;;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其防范[J];科技广场;2006年10期
7 徐娟;刘志学;;爱立信的主动供应链风险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23期
8 吴军;李健;汪寿阳;;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9 刘丽萍;季建华;胡继灵;范体军;;供应链运输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综合运输;2007年04期
10 赖芨宇;郑建国;;供应链风险量化分析与优化控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家国;李俊;赵金楼;;两阶段供应链风险传递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施国洪;陈敬贤;程发新;;供应链风险的随机估计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冷相林;吴广谋;;产业演化背景下的供应链风险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家国;施高伟;卢斌;赵金楼;;供应链弹性三因素模型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邓宁;刘加顺;罗荣桂;;基于Agent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荣忠;弹性供应链:创造高价值[N];国际商报;2007年
2 王国文 博士;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最新趋势与动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加强供应链风险防范[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吴小蓉;食企从源头掌控食品安全[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5 王惜纯;让中国货全世界“路路通”[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吴群琪 云虹 张圣忠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现代物流需警惕过分“热心”[N];中国交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易海燕;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传涛;突发事件下供应链渠道博弈与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孙文芳;基于耗散结构的供应链网分形整合的熵评价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柏勋;供应链间竞争决策模型与契约选择博弈[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磊;供应链突发事件产生机理与扩散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刘星果;供应链投资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曹庆奎;供应链多级库存成本优化与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甫;我国电信运营商供应链风险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朱彩虹;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应急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守勇;企业风险管理视角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曹薇;基于粒子群的供应链认知图预警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朱建勇;供应链预警平台推理模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韩梅琳;供应链中断风险分析及协调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莫军;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D];燕山大学;2009年
8 王星星;突发事件下供应链弹性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吕馨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联合契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梅;可靠性理论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1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87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