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_供应链管理中集成概念_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类型、来源及其防范措施与分担原则

发布时间:2016-08-07 07:06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风险。例如,当供应链某一节点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就会波及其它节点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成员企业出现同样的情况。

6.解散风险供应链本质上是一种动态企业联盟,其动态性决定了供应链面临着随时解散、更新或重组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可能是由当前的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不强、利润不稳定、利益分配不均衡或某一节点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协调造成的。例如,在面向用户需求的供应链组建之初可能会获得高额短期利润,但此后利润会有所下降,进而影响成员企业的利润分配额。此外,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各成员企业的利润分配额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利润分配机制不足以体现风险分担水平或公平性时,某些成员企业会在今后合作中要么表现消极,要么拒绝进一步的合作,退出当前供应链。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存在于供应链的组建、运作的各个过程中,因此,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可以有效减小和避免供应链的风险。

1.建立规范的合作伙伴选择、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选择合作伙伴至关重要。研究和实践表明:增加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与信任程度,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及发挥供应链系统的最佳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核心企业在组建供应链之初,就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在以后的供应链管理中逐渐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与监督激励机制。在实际运作中,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点,运用多种方法(直观判断法、招标法、成本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合作伙伴,并设计合理的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

2.设计全面的供应链合作协议供应链合作协议是将供应链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一个文本协定,从而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良好运作和充分发挥效能[2]。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惩罚机制和淘汰机制等,它们为供应链日常运作中解决合作伙伴之间出现的问题或矛盾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三、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分担原则

目前,对于供应链中风险如何在成员企业之间分担的研究较少,我们认为,可以依据以下几方面原则。

1.因果原则如果供应链的风险是由供应链中某一成员自身的恶意或渎职行为引起的,则此类风险应该由该成员(责任方)承担。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建议供应链的所有成员都应相互监督,尽量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
2.协定原则供应链中的某些风险通常是在组建供应链之时,在依据供应链管理选择的具体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合约的方式在成员之间制定了分担协议。例如,在传统的RMI(Retailer ManagedInventory,零售商或分销商管理库存)模式下,供应商和零售商各自承担其库存管理的成本与风险;在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下,零售商的库存费用、货物的运输费用与意外损失(如物品毁坏)不是由零售商承担,而是由供应商承担,这无疑加大了供应商的风险;而JMI(Jointly Managed Inven-tor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87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