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03:29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碳限额与碳交易 消费者行为 碳减排技术投资 博弈


【摘要】:针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形,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协同决策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及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与碳限额呈线性关系时,供应链及制造商的利润与碳限额并不是线性递增的关系,政府合理的制定碳限额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有效减少碳排放;当消费者支付意愿依赖于产品碳足迹时,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渠道协作共同决策碳减排水平时,供应链碳排放总量比分散决策情形下明显减少。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碳限额与碳交易 消费者行为 碳减排技术投资 博弈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NCET-11-06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082,71202052)
【分类号】:F274;F205
【正文快照】: 1引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人类努力保护地球环境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受《京都议定书》的政策牵引,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制定碳交易政策,并推行碳足迹核算及碳标签制度,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进;赵定涛;洪进;;消费排放权交易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源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2 谢鑫鹏;赵道致;;低碳供应链生产及交易决策机制[J];控制与决策;2014年04期

3 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低碳供应链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J];控制与决策;2014年07期

4 田盈,蒲勇健;上游企业R&D投资策略的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5 陈树桢;熊中楷;梁喜;;补偿激励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合同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6 杨光勇;计国君;;构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低碳足迹供应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树桢;;双渠道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投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2 梁喜;熊中楷;李兴泉;;耐用品的直销与分销对渠道利润的影响[J];工业工程;2009年04期

3 郑克俊;;考虑回购和价格补贴契约的易逝品供应链协调机制[J];工业工程;2010年01期

4 郑克俊;;考虑期权的两阶段生产易逝品供应链协调[J];工业工程;2010年03期

5 梁喜;黄承锋;谢水清;;双渠道供应链中直销成本对销售渠道决策的影响[J];工业工程;2010年04期

6 邹全胜;王莹;;服务外包:理论与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5期

7 禹爱民;刘丽文;;随机需求和联合促销下双渠道供应链的竞争与协调[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8 周宇;熊中楷;陈树桢;;装配供应链上合作新产品开发管理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4期

9 夏良杰;赵道致;李友东;;基于转移支付契约的供应商与制造商联合减排[J];系统工程;2013年08期

10 史卓然;赵道致;;自愿减排市场中供应链碳减排合作联盟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郁;基于纵向研发合作的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曹磊;双源渠道环境下消费者基于信息的搭便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道箭;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徐广业;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鄢章华;双渠道供应链合作与竞争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书娟;考虑交易者行为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满青珊;移动商务合作伙伴关系模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世平;企业R&D投资柔性化评估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徐兴锋;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雪莲;循环利用市场中三方关联供应链的决策与鲁棒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艳丽;营销渠道长期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蕊;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双渠道供应链策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胡宗峰;电子商务环境下混合渠道供应链定价博弈及协调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媛;我国家用空调企业纵向合作研发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豪;考虑运营商介入的三级手机供应链的补贴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霆;价格竞争与服务搭便车的双渠道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丹;产业集群内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家顺;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舒雪绒;基于收入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祖庆,达庆利;基于一类两级供应链的激励机制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2 熊中楷;李根道;唐彦昌;李薇;;网络环境下考虑动态定价的渠道协调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徐承红;;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4 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宣晓伟;;国内温室气体减排:基本框架设计[J];管理世界;2011年10期

6 聂佳佳;熊中楷;;制造商广告和零售商动态定价联合决策模型[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7 尹忠明;胡剑波;;国际贸易中的新课题:碳标签与中国的对策[J];经济学家;2011年07期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刘培林;;二氧化碳国别排放账户: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增长的治理框架[J];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10 刘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志炳;许保光;蔡晨;;基于消费者偏好的混合渠道模型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文,李龙洙;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1年07期

2 严中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六大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7期

3 顾穗珊;信息技术在企业供应链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1年12期

4 肖怡;零售企业核心能力与供应链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1年07期

5 揭晖,黄培清;供应链管理中的价格波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陈志祥,马士华;企业集成的系统方法论研究——供应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运作范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7 尚闯兵;供应链管理对军用物资保障的启示[J];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23期

8 张翠华;供应链网管理及其改进[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信天游;聪明地对待供应链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01年11期

10 谢文辉;激活供应链[J];中国电子商务;200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默;赵鹏飞;;“三鹿奶粉”供应链管理缺失和优化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2 莫云生;;社会网络分析与供应链管理——一些粗略的想法与未来的研究方向[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骆建文;黄培清;;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协作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孙涛;刘仲英;;电子化供应链管理[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毛薇;金俊武;;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模型及其优化[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郜振廷;;论需求变异原理的扩展——供应链“需求变异放大原理”补正[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阳;江资斌;杨长辉;;基于多目标协商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佘斌;;银企联盟供应链探讨[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胜兵;姜松海;;供应链管理及物资供应整合[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国华;何东平;;供应链管理概念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北方公司 王佐;从物流到供应链[N];国际商报;2000年

2 金真;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N];国际商报;2000年

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陈翔;供应链协同的9大功能[N];国际商报;2002年

4 国通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的平台建设[N];国际商报;2003年

5 国通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N];国际商报;2003年

6 王屏;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竞争新模式[N];国际商报;2003年

7 成小东;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参考模型发布[N];国际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鹏 东泓;我国供应链应加以延伸[N];国际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孙鹏;供应链:企业的灵魂[N];国际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珊红;供应链管理助连锁企业走出经营困局[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凯;基于药品安全的中国药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刚;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姚建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调度的主导矛盾分析及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永胜;供应链管理中协调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曹武军;供应链契约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颜嘉麒;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善良;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8 黄祖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激励策略和结构效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卢亚丽;基于混沌与博弈理论的供应链系统协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磊;面向订单生产的供应链排序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国营;R公司供应链的设计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铭钏;面向大规模定制的S公司手机零件供应链管理优化案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慧;制造业中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孙秋革;可信供应链的搜索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陈万付;商业供应链中知识重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莹;西诺塑料公司供应链管理方案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7 路庆忠;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及系统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8 刘旺盛;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伍行素;供应链管理集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叶春喜;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90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