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公园游人游憩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公园游人游憩行为研究
【摘要】:本文以青城公园和满都海公园的游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其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游憩者的个人情况、游憩行为特征、对公园及其设施的满意程度以及环境与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样本公园游憩行为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等得出以下结论: (1)游憩者个人情况:游憩者中51-60岁为主要群体占26.65%;女性所占比例过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游憩者为主体占56.31%;无工作人员占45.97%。 (2)游憩行为特征:9:00-12:00来公园游憩的占32.32%;夏秋季节占77.85%。每天至少一次来园的占43.92%,逗留的时间1-5小时的占76.70%。3km以内的游憩者所占比例过半。游憩行为类型中锻炼类游憩行为最多占86.41%。以锻炼为目的的游憩者占30.03%。 (3)对公园及其设施的满意程度:环境方面对植被的满意程度最高占89.08%。设施方面对娱乐设施的满意程度最高占83.39%。 (4)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锻炼类游憩行为要求地面平整、坡度小。休憩类游憩行为对休息设施要求高。聚会类游憩行为中约会要求安静私密的空间;节假日聚会要求场地宽阔,通过高差和铺装凸显出场地的方向性。文艺类游憩行为要求场地周围茂密的植被能够组成半围合空间;书法要求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铺装为表面光滑的小方格形。观赏类游憩行为要求公园中景观优美,游憩活动项目丰富多样,展览设备先进、展览的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能够及时更新。 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呼和浩特市公园存在场地缺乏主题性、服务设施缺乏和养护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 公园 游憩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6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7
- 1.2 相关的基本概念7-10
- 1.2.1 城市公园7-8
- 1.2.2 与游憩相关的概念8-9
- 1.2.3 游憩行为9-10
- 1.2.4 游憩行为环境10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3.1 研究目的10-11
- 1.3.2 研究意义11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6
- 1.4.1 城市公园的发展11-13
- 1.4.2 游憩行为研究进展13-16
- 2 研究地域状况的概述16-20
- 2.1 呼和浩特概述16-18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16-17
- 2.1.2 气候状况与自然资源17
- 2.1.3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17-18
- 2.2 青城公园概述18-19
- 2.3 满都海公园概述19-20
- 3 研究方法20-22
- 3.1 研究的时间及内容20
- 3.2 调查方法20-21
- 3.2.1 文献资料研究20
- 3.2.2 问卷调查法20
- 3.2.3 访谈法20
- 3.2.4 行为观察法20-21
- 3.2.5 比较法21
- 3.3 技术路线21-22
- 4 样本公园游憩行为研究22-44
- 4.1 青城公园游憩行为研究22-33
- 4.1.1 数据调查分析22-28
- 4.1.2 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28-33
- 4.2 满都海公园游憩行为研究33-43
- 4.2.1 调查数据分析33-38
- 4.2.2 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38-43
- 4.3 青城公园和满都海公园的异同43-44
- 4.3.1 共同点43
- 4.3.2 不同点43-44
- 5 结论44-47
- 5.1 游憩者个人情况44-45
- 5.2 游憩行为特征45-46
- 5.2.1 游憩时间方面45
- 5.2.2 来园距离方面45
- 5.2.3 游憩行为类型45
- 5.2.4 游憩目的方面45-46
- 5.3 对公园及其设施的满意程度46
- 5.3.1 对公园环境的满意程度46
- 5.3.2 对公园设施的满意程度46
- 5.4 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6-47
- 5.4.1 锻炼类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6-47
- 5.4.2 休憩类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7
- 5.4.3 聚会类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7
- 5.4.4 文艺类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7
- 5.4.5 观赏类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47
- 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7-50
- 6.1 公园的场地缺乏主题性47-48
- 6.2 公园的服务设施缺乏48-49
- 6.3 公园中养护与管理不够到位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6
- 作者简介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年04期
2 林岚,唐俊雅,吴巧凌;福州市游憩者活动的行为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汤晓敏;为游憩者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吴必虎,,黄安民,孔强;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1996年02期
5 吴必虎,董莉娜,唐子颖;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J];中国园林;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源;西安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胡隽;大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岚岚;白领阶层户外游憩行为及空间选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覃杏菊;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林梓;基于青少年心理行为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6 尹亚坤;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屈雅琴;山地城市公园游憩行为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钱锋;城郊型森林公园游憩系统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张秀珍;北京紫竹院公园老年人游憩行为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马俊;上海市当代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特征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03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