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从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到中国木刻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7-10-16 10:41

  本文关键词:从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到中国木刻研究会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时期 木刻社团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 中国木刻研究会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京、津、沪、宁相继沦陷。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言迁都重庆,重庆由此成为了中国战时首都,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伴随全国主要美术社团和高等艺术院校的西迁,全国著名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聚集重庆,重庆画坛上的抗日救亡运动日趋活跃。 以抗日救亡为其主旨的木刻运动作为抗战美术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高扬的现实主义精神受到大后方社会各界和民众的欢迎。作为抗战木刻运动的组织形式,大后方木刻社团空前活跃。重庆的木刻工作者以木刻社团为阵营,投身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中,由使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木刻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木刻社团承担了木刻运动的组织、展览、出版、供应、研究五个方面的工作。在组织方面:除了总会以外,在桂林、成都、昆明、贵阳、三台等地成立了办事处或分、支会,由此把散在全国各地的木刻工作者组织起来开展工作,发展壮大队伍,把抗战木刻的火种散播到各地;出版方面:出版了各种木刻书刊、在报纸上举办各种木刻副刊;展览方面:木刻社团作为主办者,在大后方举办了上百次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以抗战为主题的木刻展览会;供应和研究方面:向国内外木刻组织、木刻家供应各种木刻工具,举办各种形式的木刻讲习班。 中国最早的木刻社团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于上海,在鲁迅先生的指导和扶植下发展起来的。但当时的社团大多没有固定人员、固定社址,经常遭到当局的压榨和打击,往往不得久存。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这个大的背景,木刻工作者就可以依托这种政治背景,建立全国性的木刻社团。“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就是当时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木刻社团,所以它的意义是非同寻常不可替代的。首先,社团在管理结构上明确有序,内部设有理事会,由常务理事分管日常工作且分工明确。其次,社团的规模比较大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最后,开展的活动具有较大的规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参加的人数以及民众的认知等方面也都是史无前例的,其鲜明的政治属性和精神取向也是此前所没有的。 本文把“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中国木刻研究会”两个全国性的木刻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团的成立、发展、举办的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将抗战时期重庆木刻社团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这两个承前启后,因袭相连的社团由发起、建立、成长、壮大,直到把木刻运动推向高潮,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文章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抗战爆发前中国的新兴木刻和木刻社团,包括新兴木刻在上海的兴起和在广州的“现代版画会”的发展状况。从史料中可以发现,鲁迅先生作为新兴美术的拓路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前期倡导发展起来的中国新兴版画,伴随着硝烟的弥漫,逐渐演绎成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战木刻运动。 这场运动以其古今中外文艺史上从未曾有过的规模、声势、形态、影响、绵延的时间,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高扬正义、揭露罪恶、宣传民众、鼓舞将士、声讨投降、打击敌人,使之成为中国抗日救亡文艺战线上的一支先锋队和主力军。这支先锋队和主力军虽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发展中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不论从其活动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参加的人数、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民众对它的认知等,哪个方面都不足以称其为艺术运动,然而就在几年之后,迎合着抗战全面爆发这个历史契机,背负着沉重而伟大的使命,使其自身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运动。 第二章主要论述的是“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成立。包括“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时期的成立、之后由武汉迁到重庆的经过、又伴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发展由重庆迁往桂林以及最后的解散这整个过程。主要搜集了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举办展览、开展交流、编辑报纸副刊、举办函授班等一系列活动的相关史料。以线性梳理的方式把“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尽可能地呈现出来。 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木刻研究会”的情况,大体上和“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论述方式一样。因为这两个社团是抗战时期重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广的两个木刻社团,而且他们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木刻研究会”本质上是“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延续与发展。在“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被当局撤销之后,“中国木刻研究会”就承担了它的工作,并且更进一步地发展壮大。在“中国木刻研究会”成立后的1942年和1943年是大后方的“展览年”,木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在“中国木刻研究会”的组织下举办各种各样的木刻展览,在大后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抗战木刻运动达到了一个高峰。第四章主要是论述其影响与意义,不仅是木刻展览、教育、出版物的主办者,还是抗日救亡战线上的一支战斗队,凝结人心、聚集人气、增强信心、坚定信念,使更多爱好木刻满腔热血的艺术青年们投身如火如荼的社会现实斗争中,用他们手中的刻刀打击敌人,义无反顾地付诸抗日救亡美术运动中去。
【关键词】:抗战时期 木刻社团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 中国木刻研究会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6
  • 一 缘起与意义10-11
  • 二 概念界定11-12
  • 三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6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中国的新兴木刻和木刻社团16-24
  • 第一节 三十年代前期上海、广州的新兴木刻和木刻社团16-19
  • 第二节 重庆早期木刻活动与木刻社团19-24
  • 第二章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全国木协)24-36
  • 第一节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武汉时期24-28
  • 第二节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重庆时期28-30
  • 第三节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桂林时期30-33
  • 第四节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撤销33-36
  • 第三章 :中国木刻研究会36-52
  • 第一节 中国木刻研究会成立36-39
  • 第二节 如火如荼的抗战木刻运动39-50
  • 第三节 中国木刻研究会迁沪50-52
  • 第四章 :抗战时期木刻社团的历史性建树与意义52-56
  • 第一节 抗日救亡文艺战线上的战斗队52-53
  • 第二节 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生力军53-56
  • 结语56-58
  • 主要参考书目58-60
  • 致谢60-62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6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珍;;中国一冶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回眸[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文化[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亚萍;从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到中国木刻研究会[D];西南大学;2014年

2 沈娟;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展览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郭洋;联袂书写的历史[D];西南大学;2013年

4 王进;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版画审美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冯荣荣;中国现代黑白木刻插图(连环画)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6 黎然;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木刻运动与边区木刻运动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2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042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