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1:33

  本文关键词: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远 博物馆空间 意境 展览 象征


【摘要】:本文从传统山水画处理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现代博物馆空间设计,营造一个实用、现代、环保和人性化的博物馆空间环境。论文内容具体分为五个章节。首先对“三远”与传统空间进行解析,并且对“三远”空间表现的手法,结合现代空间理念进行了阐述。强调“三远”不仅可以处理山水画空间意境,也可极有效地处理三维空间的意境。然后指出“三远”在我国传统空间领域中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着我们对空间的认识和思考。 论文第二章节是非常重要的过渡章节,通过分析博物馆空间的特性,指出其是为视觉环境服务的空间。无论博物馆的体量、公共空间和展览空间,都统一在视觉环境这一大的功能中,这也是博物馆空间区别其他空间的最显著特点。 第三章节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前两章节的铺垫,指出博物馆空间应该是追求“三远”意境的空间。并且系统论述了建筑体量、单体空间、复合空间在“三远”中的具体理论依据和处理方法。并且最后落到空间的人群流向的处理上。 第四章节进一步进行引申光照、道具、材料和高新技术在“三远”空间中的作用。是理论到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结合当今常用的布光方式、道具设置以及材料的运用,详实指出展览空间中每种要素的具体作用。 第五章节以苏州博物馆和美秀博物馆为例,展开论述“三远”在经典博物馆空间中的具体运用。并且以毕业设计为心得体会,论述在从“三远”理论中得到的启发和灵感。本章最后指明世界现代博物馆设计理念和“三远“理论的共生观点,从而拓展了其适用性。论文结尾对中国博物馆空间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三远 博物馆空间 意境 展览 象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24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绪论10-16
  • 1.选题的目的10-11
  • 2.选题的意义11
  • 3.有关本课题的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4.选题的科学依据12
  • 5.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特色及难点12-13
  • 6.研究方法13
  • 7.研究范围与概念廓清13-14
  • 8.论文框架14-16
  • 第1章“三远”与传统空间16-28
  • 1.1 “三远”的概念16-21
  • 1.1.1 山水画空间中的“三远”16-18
  • 1.1.2 “三远”和空间意境18-19
  • 1.1.3 表现、象征和隐喻—“三远”空间表现的基础19-21
  • 1.2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中的“三远”21-25
  • 1.2.1 园林建筑的连通渗透21-22
  • 1.2.2 堆山叠石的高低错落22-23
  • 1.2.3 庭院理水的曲折幽深23-24
  • 1.2.4 花木配置的密疏相间24-25
  • 1.3 远至阴阳25-27
  • 小结27-28
  • 第2章 博物馆空间的特性28-34
  • 2.1 博物馆与空间28
  • 2.2 现代博物馆空间的拓展28-30
  • 2.3 为视觉环境服务的空间30-32
  • 2.4 博物馆空间意境32-33
  • 小结33-34
  • 第3章 博物馆空间的“三远”意境34-46
  • 3.1 表现、象征和隐喻的建筑体量34-36
  • 3.2 表现的展览空间36-43
  • 3.2.1 尺度、结构和界面营造单体空间36-38
  • 3.2.2 联系、分隔和衔接构成复合空间38-43
  • 3.2.2.1 空间的分隔与划分38-40
  • 3.2.2.2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40-41
  • 3.2.2.3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41-42
  • 3.2.2.4 空间的渗透与流通42
  • 3.2.2.5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42-43
  • 3.3 展示空间流动线的设计43-45
  • 小结45-46
  • 第4章 “三远”空间中的光照、道具、材料和高新技术46-56
  • 4.1 光照、道具、材料在“三远”空间中的作用46-50
  • 4.1.1 烘托展览空间的照明46-48
  • 4.1.2 功能全面的道具陈列48
  • 4.1.3 意境空间的外衣—材料48-50
  • 4.2 新技术体现出的空间意境50-52
  • 4.2.1 “影视”技术延伸空间意境50-51
  • 4.2.2 听觉意境空间—声频技术51
  • 4.2.3 光电技术营造动感空间51-52
  • 4.2.4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虚拟空间52
  • 4.3 虚拟空间体现出的“三远”意境52-54
  • 小结54-56
  • 第5章 博物馆空间设计实例分析56-70
  • 5.1 苏州博物馆的“三远”意境空间56-59
  • 5.1.1 “高远”门楼,,“平远”体量56-57
  • 5.1.2 苏州博物馆的院落空间57-58
  • 5.1.3 材质、光影缔造的“三远”空间58-59
  • 5.2 美秀博物馆折射出“深远”意境59-63
  • 5.2.1 “深”在空间,“远”在意境59-61
  • 5.2.2 美秀意境空间中的材料61-63
  • 5.3 生土博物馆的“平远”63-64
  • 5.4 世界现代博物馆设计理念与“三远”理论共生64-68
  • 小结68-70
  • 总结70-72
  • 参考文献72-74
  • 附录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浅析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A];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年会暨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雅琴;;适应免费开放新形势努力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A];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年会暨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迎接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暨“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座谈会[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2期(弘扬长城文化 致力社会和谐——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专刊”)[C];2010年

4 刘超英;;北京民办博物馆的创办与发展[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5 郝亚钟;;论我国博物馆的法律地位[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程京生;;浅议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发展博物馆[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7 王春艳;;博物馆的发展方向[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8 陈建宇;;对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发展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年会暨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桂生;;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探讨[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10 ;第一章 博物馆社会教育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邸铭旭;免费时代博物馆发展路在何方[N];友报;2009年

2 王勇超;破解民办博物馆发展难题[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记者 陈朝霞;“宁博将成我国博物馆发展榜样”[N];宁波日报;2009年

4 ;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N];中国税务报;2010年

5 王大方 马晓丽;内蒙古举办学习贯彻《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座谈会[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钱益汇;关于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0年

7 杜永梅;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喜忧参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贝妮;博物馆发展呼唤高层次文博人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世界博物馆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 张柏;民办博物馆发展机遇大于挑战[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修兵;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相关政策即将出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军伟;艺术与博物馆[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傅玉兰;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孟庆金;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飞强;博物馆的悖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李君;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艾进;中国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蔡祥军;基于符号编译和知识学习的博物馆观众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方华;政策和公众需求与当代英国艺术博物馆的管理[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同亚;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2 王鹤北;交流美学与博物馆行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纪佳汛;博物馆改革的初步探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李一;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蒋晟;博物馆商品营销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帅;企业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7 赵冬霞;我国博物馆序厅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冯荣;历史文化区域博物馆群合作初步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潘盈盈;试论金融博物馆[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蔡端懿;当代博物馆标志形象设计趋势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3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073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