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环境叙事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1:25
本文关键词:博物馆展示环境叙事性设计研究
【摘要】:博物馆是通过实物物证贮存人类集体记忆,通过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启迪艺术创新的文化传播机构。在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这四大功能中,展示功能被提升的原因是观众地位的提升,因此,在这个时代以公共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新定位是成就展览展示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而展示从此也承担起了有效联结起观众与博物馆历史的重要责任。对展示的研究也从曾经对物与形式的研究,转向了空间、物、人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研究。 本文以历史文化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叙事性展示为研究切入点,以叙事空间中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核心,指出叙事性设计过程的循环模式,引入文学叙事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读历史文化性博物馆这一叙事文本,品读它为我们描述的空间意境。由于博物馆展示的特殊性,在进行叙事性构建中,以叙述事实为根本,进行创造性构思,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记忆,获取意义,进行思考。 基于课题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通过对博物馆的发展、现状的了解、针对以往研究的缺失,引入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能够提升博物馆公众形象要求的设计方法。第二,揭示了博物馆传播理念与叙事思维之间的关系,找到博物馆视觉环境展示与叙事思维之间的切入点,来进行环境的叙事性设计的构建。第三,引入后经典主义叙事学的基础理论和它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叙事学研究的观点来指导叙事设计的构建。第四,围绕构建的过程,对读者的感知、行为和心理有了清楚的认识,以促进和提升设计效果。读者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意见反馈以加深记忆,体会内涵,培养客观思考的精神。第五,进行案例分析,选取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玲;;群体记忆、审美仪式与治理性——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新馆为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沁茹;城市公共空间记忆生成的叙事性建构[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7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22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