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13:16

  本文关键词: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术馆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生产 艺术传播 广东美术馆


【摘要】:作为近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美术馆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还不超过百年。作为一个以艺术品实物为中心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公共机构,美术馆的定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本文采用传播学的视角,以广东美术馆为个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分析了美术馆作为艺术传播主体是如何通过传播活动实现自身和外部的联结,在这一公共文化空间中完成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使命。本文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简要梳理了中外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归纳了美术馆的功能及其意义,并对广东美术馆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和特点。第四章从物理空间、意义空间、体验空间这三方面深入解读了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对城市文化、艺术作品和公众的意义所在。第五章探讨了美术馆的文化生产传播活动,分析了美术馆所采用的艺术展览和学术研究两种文化生产方式,并梳理了包括馆方出版物、馆方自媒体和大众媒体在内的美术馆文化传播途径。第六章在分析美术馆实现公共性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美术馆公共文化空间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J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林;论艺术传播方式的特征[J];理论与创作;2005年04期

2 冯远;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期待——在全国美术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美术;2002年10期

3 马鸿增;20世纪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轨迹与思考[J];美术观察;2000年04期

4 罗一平;媒介与艺术生产[J];美术观察;2003年01期

5 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俗研究;2007年02期

6 宋建林;;艺术传播的要素及其互动过程[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3期

7 朱国华;艺术博物馆:虚假的文化承诺——布迪厄《艺术之恋》阅读笔记[J];民族艺术;2004年03期

8 王璜生;作为美术馆出版物的意义和特点[J];美术观察;2000年04期

9 大卫·卡里尔;丁宁;;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J];美苑;2008年06期

10 李景隆;;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 王璜生;[N];人民政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斌;美术馆与知识生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伟;美术馆公共性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梁晨;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和方法[D];渤海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9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229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