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延安:抗战时期共产党举办的展览会与延安形象的构建
本文选题:展览会 切入点:塑造 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展览会是促进经济发展、科技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延安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战前夕,延安是个偏僻落后的地区。为了改变旧貌,扩大延安的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举办了大量的展览会。通过筹备展览,显现共产党的亲民高效;通过展品展出,凸显新旧延安的巨大差异;通过展品评奖,调动延安民众的工作激情。办展既具有展览空间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又具有强化民众对延安认同的巨大能量。借助于展览会,延安形象得到较大地提升。可见,展览会是透视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折射了延安形象的转变,也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Abstract]:The exhibition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ssemin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image of Yan'an. On the ev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Yan'an was a remote and backward reg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held a large number of exhibitions.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exhibitions, it has shown the Communist Party's pro-people efficiency; through exhibits, it has highlighted th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and old Yan'an; and through exhibits, it has awarded prizes to the public. To mobilize the working passion of the people of Yan'an. The exhibition not only has the visual impact unique to the exhibition space, but also has the tremendous energy to strengthen the people's identity to Yan'an. With the help of the exhibition, the image of Yan'a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exhibition is a mirror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Yan'an image and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部;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与世界博览会——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启示”(06JJD770013) 广东高等学校“育苗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G265;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蕴茜;;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2 熊忠辉;;试论延安时期共产党的形象传播[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贺宇;左伯林;;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及当代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蓓;;论党报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作用——基于《晋察冀日报》冬学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J];编辑之友;2012年03期
2 康小怀;任学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初探[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3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方针政策研究[J];朝阳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臧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改革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左旭初;;我党早期对解放区商标的管理[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6 豆庆升;;中国共产党执政陕甘宁边区初期社会生态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李琦珂;曹幸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奶业技术扩散及其影响因素[J];草业科学;2013年02期
8 李长莉;毕苑;李俊领;;2009—2011年的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J];河北学刊;2012年04期
9 刘媛;;延安时期的民众教育及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10 王玉慧;;探析中国博览会的早期历史[J];黄河之声;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秀宁;;透过媒体看国统区抗战初期的社会动员——以《中央日报》为中心[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艾险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众;1950~1957年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宝利;现代化视阈下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1921-1966)[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储诚炜;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营;中国共产党的乡村认知与革命模式的探寻(1921-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广兴;延安时期光华农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刘燕;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亮;抗战初期湖南省政府民众动员研究(1937-1938)[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娟;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探析[D];暨南大学;2005年
6 陈青;古元木刻风格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朱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高其荣;论土地斗争中党对中农的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舒立峰;南昌市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彭绍辉;抗战与民众动员[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桂莲 ,王光荣;红都延安的书刊是如何传播到全国各地的[J];党史博览;2003年06期
2 晓何;;抗战时期的延安电影团[J];党史博览;2010年11期
3 万京华;;红色电波,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创建始末[J];对外大传播;2006年05期
4 马敏;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付海晏;;“跑调”的国货展览会:1935年无锡国货流动展览会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8年04期
6 江沛;南京政府时期舆论管理评析[J];近代史研究;1995年03期
7 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8 张在刚;;试述北平国货陈列馆的国货宣传活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9 谢辉;记1929年西湖博览会[J];文史精华;2001年01期
10 李明德;劳丽华;郑娟;;延安时期的戏剧传播与文化构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红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2 何立波;;波谲云诡的延安反特斗争[J];老年人;2007年04期
3 杜学峰;;“文革”中的“活人展览”[J];钟山风雨;2010年02期
4 欧少华;;共产党人在延安[J];党的建设;2007年04期
5 尚姗姗;;20世纪30年代铁路沿线出产品展览会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6 ;革命历史资料展览会展出近半年来搜集的一批珍贵史料[J];学术研究;1960年Z1期
7 王晓瑜;;试析时代语境对电影剧本《武训传》的塑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杜兴;;“破四旧”展览记[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1期
9 杨大容;;朱德参观研发的第一套电视[J];世纪;2010年05期
10 丁大华;;荒唐的红卫兵抄家展示会[J];读书文摘;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薛毅;;1944年举办的抗战后方工矿产品展览会[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评价与建议[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3 周承基;;他们是八百壮士[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4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并第二届年会大会程序[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5 吴健;;战斗在苏中抗日前线的《江潮报》[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小雷;抗战期间大后方的一个展览会[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世历所 裴慧敏;加强中意文化交流 告慰同六英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贺铁光 吕海涛 ;高扬忠诚的旗帜[N];人民公安报;2005年
4 曹树蓬 李国强 本报记者 孙文珍;一段不该被湮没的历史[N];延安日报;2008年
5 马建国;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反迷信斗争[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杨静 整理;枪林弹雨中:毛主席亲临的边区展览会[N];陕西日报;2010年
7 杨正发;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振财[N];民主协商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振强;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文渊;在欧洲塑造中国形象[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3 徐娟;新中国“铁姑娘”形象生成的历史语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卓雯君;明暗交织的艺术界—《申报》副刊《艺术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水卿;民国时期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保存;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科技[D];延安大学;2008年
7 曹开菊;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日民间艺术交流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洪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谢晓梅;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科技[D];延安大学;2009年
10 吴光辉;理想与现实[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9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57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