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疏散人员行为特征及应急疏散仿真
本文选题:地铁站事故 + Pathfinder应用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建设正在飞速的向前推进,但是由于新装备、新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安全管理薄弱,工程难度加大等问题。同时由于地铁深处地下,并且具有高运载量,人员高密度的特性,事故时仅有有限的出口可供人员疏散,因而地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地铁站的特性、人员行为学原理和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等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收集了大量人员基本特征与人员行为反应数据,并分析地铁站的特殊结构、人员基本特性等因素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被调查人员对车站出口、紧急疏散标志较为熟悉,但仅有小部分群体能够知道车厢灭火器和紧急按钮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多数被调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都能作出较为理智的反应,但人有小部分被调查人员会做出错误的疏散逃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整个疏散过程的进行。在相关性分析方面,性别、年龄、职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经历和乘车频次等因素对于疏散行为特征均显著相关,教育程度和性格对疏散行为特征具有相关性,而群集关系对疏散行为特征的影响不明显。本文以郑州地铁一号线会展中心站为背景进行建模,对所模拟站点无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单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和双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三种不同状态下的疏散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人员基本特性和车站结构对疏散过程的影响:在无列车及单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下,车站的疏散能力满足规范要求。曾有过消防安全培训经历或乘车频次较高的疏散人员占比高会减少疏散人员反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反应进程。在无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下,即总疏散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乘客所需疏散能力未达到楼梯能够承载的固定疏散能力,因此该状态下影响疏散效率的主要是人员速度、肩宽等基本特征。在单列车停靠客流高峰状态下,即总疏散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乘客所需疏散能力超过楼梯能够提供的固定疏散能力,因此在该状态下影响疏散效率的主要是楼梯宽度及闸机位置。本文考虑在该模型中在站厅层楼梯口附近设置一个宽度为1m的平开栅栏门,使疏散时间缩短26.5s,疏散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也维持了原站内关键环节布置。
[Abstract]: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underground undergrou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ransport capacity and high density of personnel, there are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exits for evacuation in the accident, so the subway safety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way station, the principle of human behavi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acuation behavior, this paper collects a large number of data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reaction of peop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zes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subway sta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evacuation time.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exit of the station and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sign, bu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can know the fire extinguishers and emergency buttons and master the methods of use.Most of the people surveyed can make a more rational response in an emergency, but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will make the wrong evacuation escape response, to some extent will hinder the entire evacuation process.In the aspect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ex, age, occupation, experience of fire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frequency of riding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vacu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level and personality were correlated with evacu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The effect of cluster relationship on evacuation behavior is not obvious.This paper takes Zhengzhou Metro Line 1 Exhibition Center St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o model the peak state of passenger flow without train stop at the simulated station.The evacuation capacity of passenger flow peak state of single train stop and peak state of double train stop passenger flow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tion structure on the evacuation process are further studied: the evacuation capacity of the station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eak passenger flow without train and single train stop.The high proportion of evacuees who have had fire safety training experience or high frequency of riding will reduce the reaction time of evacuees and promote the reaction process to a certain extent.When there is no peak passenger flow, that is, the total number of evacuees is small, the evacuation capacity of passengers is not up to the fixed evacuation capacity which can be carried by the stairs, so the evacuation efficienc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peed of people in this state.Basic features such as shoulder width.Under the condition of peak passenger flow at a single train stop, that is, when the total number of evacuees is large, the evacuation capacity required by passengers exceeds the fixed evacuation capacity that can be provided by the staircase.Theref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evacuation efficiency are staircase width and gate location.In this paper, a flat gate with width of 1m is set up near the staircase of the station hall in this model, which can shorten the evacuation time by 26.5s, improve the evacuation efficiency obviously, and maintain the layout of key links in the original station at the same tim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23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玲;;新型应急疏散系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2 陈岳明;萧德云;;应急疏散过程建模及其算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6期
3 陈岳明;萧德云;;路网应急疏散问题建模及其应用的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7期
4 宋永朝;潘晓东;梁乃兴;;面向应急疏散的山区特征路网通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兰建海;刘晗;王振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6 丁丽娜;郑伟;钱琳;;居安思危查隐患及时整改保安全——记图书馆应急疏散演练[J];科技创业家;2013年15期
7 孟永昌;杨赛霓;史培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路网应急疏散多目标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2期
8 薛一江;朱万红;汪剑辉;;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下的公众应急疏散[J];辐射防护通讯;2008年05期
9 徐志;杨孝宽;赵晓华;李玲洁;陈欣悦;;应急疏散状态下驾驶员反应时间[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温伯威;丁嘉鹏;常丽君;;“一张图”框架下的城市应急疏散数据融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山;田大新;王云鹏;罗浩;夏海英;;基于车联网的交通应急疏散优化方法[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慧洋;徐敏;孙向红;张侃;;北京城镇居民应急疏散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任常兴;张欣;张网;王婕;丁建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应急疏散能力评估指数法研究[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敏;李慧洋;孙向红;傅小兰;;应急疏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艳华;卢文龙;李平;;车站事故应急疏散模拟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轨道交通[C];2013年
6 左军;刘凤荣;黄欢欢;王月蓉;;人防城市人口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模型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沁;;论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要点[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陈苏诞;张晓峰;王蕾;;浅析太原市地震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的安全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敏;卢兆明;袁国杰;;基于GIS系统的灾时大范围应急疏散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张崭;;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的应用[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秋亮;解放路小学举行防灾应急疏散演习[N];商丘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彬;幼儿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N];济南日报;2012年
3 川检;四川局局长王吉顺部署绵阳局应急疏散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九三学社社员 江苏省淮安市人大代表 朱菊芳;新生军训鸣锣在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记者 吴媛媛;我市第三家应急疏散基地挂牌[N];蚌埠日报;2011年
6 李晓平;警报拉响,居民8分钟安全进入隐蔽场所[N];厦门日报;2007年
7 记者 林超 通讯员 张美妮;我市举行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暨应急疏散演练[N];威海日报;2013年
8 上城报道组 刘婷婷 记者 孟杨斌;上城首次出台《防汛应急手册》[N];杭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张志毅;切实加强地震科研成果的应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YMG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刘翼 乔攀;芝罘区中小学从今年起 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应急演练[N];烟台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磊;大规模开放空间应急疏散计算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孙庆峰;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吴正言;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代伟;群集应急疏散影响因素及时间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周蕾;基于动态信息的应急疏散与车辆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淑伟;站点周边用地特性对轨道客流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集散优化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8 杨军;地铁客流短期预测及客流疏散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佟璐;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中的客流分配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姚向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客流分布及协同流入控制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书衡;地铁疏散人员行为特征及应急疏散仿真[D];郑州大学;2017年
2 周俊飞;基于GIS的化工园区应急疏散辅助决策系统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若成;高铁站突发事件下负重人群安全疏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海鹏;城市重大突发事件下应急疏散交通流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魏焕;基于室内定位的消防应急疏散指挥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韩婷婷;基于火灾条件下人员特殊应急疏散行为的疏散过程规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胡兵;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疏散系统研究与设计[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8 脱俗;应急疏散条件下的逆向车道设置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曹黎明;大型铁路客运站客流应急疏散能力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年
10 吴建波;应急疏散交通网络集约化设计原理与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74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