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史与展览”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工作坊
本文选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 艺术史 ; 参考:《装饰》2013年12期
【摘要】:正2013年11月12日-16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美国艺术史与展览:19世纪至今美国艺术在本土与海外的呈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工作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和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承办,由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提供支持。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
[Abstract]:From 12 to 16 November 2013,"American Art History and Exhibi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American Art in China and overseas since 19th Century", organized jointly by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Art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Tsinghua UniversityHeld at the College of Fine Arts.The event is sponsored by the Art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World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supported by the Tara American Art Foundation.Seminars invited from Purdu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olumbia University, Barnard
【分类号】:J1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兆会;;“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0年12期
2 ;艺术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10期
3 采薇;;“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J];中州学刊;2007年05期
4 王为群;李明;;“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5 刘敬;周佳;;“全球化与比较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2期
6 周计武;;“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21世纪全球化研究的前景与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8 李恒田;中西学者的平等对话:“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9 罗良功;;“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1期
10 刘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光召;;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普文;;艺术史编纂论纲[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恒岳;;从天津的实践说艺术史史料及其研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5 章润娟;;女人的错误?男人的错误?——由肖鲁《对话》及署名权争论引发的思考[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黄永林;;“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致辞[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青生;;世界艺术史的另一种解释——《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说明[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俊;重新认识上海的实验艺术史[N];东方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孙玉洁;以艺术之美慰藉心灵[N];中国艺术报;2003年
3 潘欣信 王凯;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N];美术报;2005年
4 丁国旗;消费语境中的文学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周红;对话与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刘祯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艺术史与艺术史范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曾静 肖海鹰;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策略[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邱家和;要让买方市场建立信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符号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许彤;从浪漫主义的狮子到野兽的怒吼[N];华夏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丁亚雷;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5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操;《艺术史》不是,并且永远不是,艺术的历史。[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
本文编号:1752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75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