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中国茶叶博物馆 + 茶文化 ; 参考:《农业考古》2013年05期
【摘要】:中国茶叶博物馆是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农业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中国茶叶博物馆精心构建茶文化议题,并通过展览、园区景观营造、互动体验活动、社会热点等多种渠道,对茶文化进行广泛、大量、持续的宣传,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知茶爱茶氛围,取得了很好的茶文化传播效果,为中国其他农业主题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Abstract]:The Tea Museum of China is an agricultural museum with tea culture as its theme. Since its opening, the China Tea Museum has carefully constructed the topic of tea culture, an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uch as exhibitions,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ctivities, social hot spots, etc, the tea culture has been widely, extensively, and continuously propagated. Thus a strong atmosphere of knowing tea and loving tea has been formed in the society, and a good effect of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obtained, which has provided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agricultural theme museum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3-QN-294) 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分类号】:TS971;G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在矛盾——美国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M·麦考姆斯,T·贝尔,郭镇之;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J];新闻大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惘;璩卉慧;卢明芬;;试析网民议程设置与媒体议程设置的关系——以河南女生“被落榜”案、菲律宾人质案为例[J];今传媒;2011年01期
2 仇耀耀;重大灾害报道的议程设置[J];当代传播;2005年06期
3 苏绍春;;网络议程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研究:以丽江为例——一项基于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J];东南传播;2010年08期
4 耿芳芳;;河南媒体形象的坍塌与救赎[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5 马媛;;“媒体造星”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J];东南传播;2011年01期
6 何丽芳;;试析台湾报纸对ECFA议题的呈现——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的考察[J];东南传播;2011年12期
7 李本乾,张国良;中国受众与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0年02期
9 刘海龙;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媒体政治——从《事关重要的新闻》说起[J];国际新闻界;2004年02期
10 杨思文;;公共政策议程中的传媒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本乾;张国良;;中国受众与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黄小熳;;公共知识分子言论对媒介议题属性设置的影响——以王斌余事件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卢路;;“知识沟假设”在我国城乡癌症传播中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十佳论文集[C];2007年
4 卢路;;“知识沟假设”在我国城乡癌症传播中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敏;;试论传受者对议程设置的相互引导与构建——以央视《新闻1+1》钓鱼岛事件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2 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陈敏利;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大学;2013年
6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邹卫中;自由与权力:关于网络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阳;校园惨案的新闻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玲玲;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郑斌;当代中国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互动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玉婷;中国新闻业务研究议程设置的个案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黎英;控烟新闻报道对上海市控烟立法的间接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沈小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议题建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芳;金融危机下,,纸质媒体返乡农民工报道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孙朝芳;议程设置下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程赛;网络新闻专题议程设置探析[D];湖南大学;2009年
10 苏绍春;网络议程设置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雨生;;湖南省茶文化研讨会既首届茶文化书法笔会与团体会员大会在衡阳召开[J];茶叶通讯;1992年03期
2 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年04期
3 吕维新;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诗歌文学的繁荣[J];农业考古;1995年02期
4 丹下明月;从茶文化看到的古代文化遗产[J];农业考古;1995年02期
5 丁文;在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农业考古;1995年02期
6 刘祖生;热烈祝贺第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即将召开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周年[J];茶叶;1998年03期
7 黄志根,赵启泉,汤一,董尚胜;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3期
8 王业强;茗饮兴于国运盛——小议弘扬茶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J];蚕桑茶叶通讯;2002年03期
9 柏凡;浩瀚无涯 世界之茶——“中韩茶文化交流会”综述[J];农业考古;2002年04期
10 ;茶文化周巴黎开幕 冠盖云集盛况空前[J];农业考古;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双;;日本茶与茶文化和中国密切相关[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7-2008年度论文集[C];2008年
2 史建宏;;享受茶文化[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3 景迪云;;享受茶科学,体悟茶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4 朱自振;;前茶文化不属茶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5 徐永成;;茶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6 黄志根;;茶馆·茶文化:路在你脚下延伸[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7 关剑平;;茶文化研究的属性与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8 江平;;池州茶文化的底蕴[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9 卢祺义;;关于“茶与世博会”若干思考与建议[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7-2008年度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银根;;茶文化和大众化[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会长、湖畔居茶楼总经理 朱家骥;品质之城变迁的开始[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安阳霞;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茶书[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3 龙军;文化茶香透俗雅[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唐俊博;陕茶的突破之路[N];陕西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方羽公 刘焕根 余杭记者站 钟卓嫣 沈雯雯;第九届中国茶圣节在径山开幕[N];杭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薛城;乘风破浪会世博 直挂云帆济沧海[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7 赵勇军;为黔茶插上腾飞的翅膀[N];贵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赞;百湖茶香味渐浓[N];大庆日报;2011年
9 记者 夏平容;荷兰首相拍手称赞蒙顶山茶技[N];雅安日报;2010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让茶回归“草根”[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D];浙江大学;2012年
4 丁氏碧娥(释心孝);禅茶一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珍淑;关于陆羽《茶经》中饮茶观点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堒卿;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华;茶文化空间中的茶席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2 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晓雪;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5 鲁烨;明代诗歌中的茶文化[D];江南大学;2011年
6 饶恒;基于系统设计理论的现代茶具系统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文洁;弘扬茶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畅;和——中华茶文化的灵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郜珊;日本茶文化中的茶道建筑[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1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88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