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第十二届东盟博览会菲律宾推介会同声传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04 07:32
【摘要】: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一项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举办。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11月3日在南宁举行,迄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境内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之一。博览会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国和东盟的友好合作平台,是反映中国一东盟合作成果的缩影。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巩固成果、开展合作的纽带。东盟博览会下的国家推介会是东盟国家展示国家实力,增进双边相互了解、沟通交流的有效桥梁。笔者很荣幸地承担了2015年第十二届东盟博览会菲律宾推介会同声传译部分工作,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语料。为保证本研究的现场性与真实性,笔者对推介会全过程进行了录音。本文采取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分别从翻译任务描述、译前准备、案例分析、译后评价以及口译总结5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实例分析在同声传译中常用到的技巧以及应对超负荷所造成的信息遗漏现象的策略。通过多角度分析总结该次同传工作,希望能为口译实践者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Abstract]:The China-ASEAN Exposition is a national-level event sponsored by former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co-hosted by the economic and trade authorities of China and the 10 ASEAN countries and the ASEAN secretariat, and host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 grand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Held annually in Nanning, the ca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first China-ASEAN Exposition was held in Nanning on November 3, 2004. So far,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12 times. China-ASEAN Exposition is a long-term one-place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many governments in China. The exposition centers on the exhibition and carries out multi-field and multi-level exchange activities, setting up a platform for friendl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which is a microcosm of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ASEAN cooperation. The annual pageant is also a link for consolid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National Promotion Conference under the ASEAN Exposition is an effective bridge for ASEAN countries to demonstrate their national strength, enhance bilateral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is honored to undertake the work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t the Philippine Promotion Conference of the 12th ASEAN Exposition in 2015, which also provides a wealth of language materials for this stud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ite and authenticity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record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ference. In the form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this paper discusses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case analysis, post-translation evalu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ummarization. The techniques often used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information omission caused by overload are analyzed with examples. 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author hopes to bring some lessons and inspiration to the interpreting practitioners.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诚邀关注中国—东盟11国摄影展[J];中国报道;2014年07期

2 ;东盟·时事动态[J];华人世界;2011年07期

3 ;中国—东盟咖啡行业合作委员会在昆明成立[J];华人世界;2011年08期

4 王刚;;中国——东盟博览会凸显国际合作主旋律——尊重 合作 互利 共赢[J];中国西部;2011年21期

5 胡志勇;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防务”研究20年[J];世界历史;2000年03期

6 曹卫平;东盟史分期问题研究[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杨迎红;云南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梁燕华;东盟国家语言状况及广西语言人才培养策略[J];东南亚纵横;2004年05期

9 王晓梅;冷战后东盟对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全毅;刘京华;;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黄桂香;潘介春;何新华;;枇杷产业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的地位(摘要)[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道品;易丰;;泛珠-东盟背景下的广西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探析[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振芳;;积极参与广西—东盟农业合作 推进沿边农业产业化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农;;加强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促进传统医药发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3年

6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10 陆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忠田;去年东盟10国接待游客3749万[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驻札幌总领馆经商室 李健勇;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骤减[N];国际商报;2000年

3 吕华健 赵劲松 张文 袁遥;七成广西游客钟情东盟国家[N];广西日报;2005年

4 本报驻东京记者 阎海防;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谈判进展缓慢[N];经济日报;2005年

5 ;东南亚联合构建电子东盟[N];人民邮电;2000年

6 特约记者 姚音 柴文静;中国元素与东盟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南博网特邀评论员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博士 王玉主;轮状体系转活东盟定位[N];国际商报;2006年

8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张锡镇教授;东盟不惑之年踏上新征程[N];国际商报;2006年

9 叶辛 金羊;打造“无障碍”东盟跨国游成今年论坛目标[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中国与东盟携手共创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潘维光;越南在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中的参与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视角[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孙英楠;中、日、韩与东盟三个自由贸易区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肖斌;一致与冲突:东盟与欧盟经济政治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9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麻昌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天宝;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缘起与功能[D];暨南大学;2011年

2 白剑;美国驻东盟大使—缘起、职能与前景[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峰;“东盟方式”在亚太地区的扩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曹广伟;论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鱼;东盟对华态度:形成、转变及启示[D];外交学院;2006年

6 刘静;冷战后东盟对欧盟战略[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杨秀琼;东盟共同体:从意识到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琼;东盟国家军扩问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怡斐;中日对东盟直接投资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10 张娟娟;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21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221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1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