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9 19:46
【摘要】:19世纪70年代,以内燃机广泛应用和新交通工具创制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从此人类从蒸汽时代步入到电气时代。汽车、远洋渡轮、火车、飞机等新的运输方式使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快捷便利,成为当时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信息时代决定了产业链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活跃,充分流动才能创造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运输以其安全快捷便利的特点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越发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空港的内涵已从机场、航站楼、航空公司的简单迭加演变为写字楼、购物中心、大型物流基地等多元化发展的商业圈,空港经济区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应运而生。从机场内部琳琅满目的免税商店,到以机场为中心辐射周边15至20公里区域内形成的零售店、酒店、会展中心等,机场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为客货运输站,更多地发挥发展外向型经济、居民消费、商务休闲等一系列职能。随着机场的可达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服务不断增强,空港经济区已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地带,区内的机场、酒店、住宅、休闲娱乐区及各种工业园区、商业园区、物流园区已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近些年来,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国际上对于空港经济系统研究成果已基本形成,国内方面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空港经济建设、依托空港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等多数结论属于借鉴性的“舶来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对空港经济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进行个案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及民航高速发展这一背景,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理论基础上,拟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根据空港经济发展一般性战略,以昆明空港经济区建设为例,研究及探讨其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开篇阐明论文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及意义,进一步说明发展空港经济及建设空港经济区的重要性。 第二章、整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说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 第三章、简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基本理论、特征及主要内容。为空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研究依据。 第四章、空港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性研究。通过第二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文献,对其经济特性进行总结,并阐述空港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宏观、微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结合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理论,从而提炼出空港经济发展规律和一般性战略。 第五章、结合昆明自身特征,对昆明发展空港经济进行SWOT分析。主要介绍基本概况,发展现状、政策支持等,进行实证研究,对发展空港经济的优劣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第六章、根据空港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战略,结合昆明本土经济特征,分析并总结出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空港经济强区”的战略构想及举措。 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Abstract]:In the 1970s,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marked by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vehicles was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from which human beings stepped into the electrical era from the age of steam. New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such as cars, ocean ferries, trains, airplanes and the like make the global economy and cultural exchange more convenient and convenient, and become the main impetu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Since entering the 20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replaced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capital and labor force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becom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the information age determines the flow of people,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full flow can create valu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ir trans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t present, the connotation of air port has evolved from the simple iteration of airport, terminal and airline into commercial circle such as office building, shopping center, large logistics base and so on. The airport's functions are no longer restricted to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stations, and more play a role in developing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residents. A series of consumption, business leisure, etc. Functions: As the accessi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airport are improved, the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are constantly enhanced, and the Airport Economic Zon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area of the city, and the airports, hotels, house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reas and various industrial parks, commercial parks and logistics parks in the district have become the driving urban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hair dynamic Machine" and "Help push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air-port economy system have been basically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domestic aspect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empty port economy, relying on most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of empty port economy and so on. A Review of the" Lessons Learned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ace of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accelerated,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economy of the airport, especially the case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the country, is more necessary and realistic. This text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30 years and the civil aviation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is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dvanced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proposed to develop a strategy from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the port economy development, in Kunming Airport Economy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rict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include: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is 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object,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and further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pty port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ir. The importance of the Hong Kong Economic Zone, Chapter II,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Zone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the explanation can be made. Chapter III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luding basic theories, features and main cont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mpty por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esearch. The fourth chapter, the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air port economy, summarizes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influence and rol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ir port on the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combines the the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la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strategy of port-free port. Chapter 5, combined with Kunming itself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the policy support and so on, and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hapter 6,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irport, combined with Kunming's local econom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Kunm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Exhibition strateg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Airport Strategic vision and initiatives in the Economic Zone, chap. VII, junction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兰坤;;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 首届“中国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韩国釜山港战略联盟联席会议”在青岛召开[J];大陆桥视野;2011年07期

2 李全云;;郑州都市区建设“冲击波”[J];城市开发;2011年13期

3 ;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J];硅谷;2011年12期

4 路径;;临空经济:双流GDP的主要贡献者[J];运输经理世界;2011年07期

5 ;持续提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5期

6 焦兰坤;;青岛前湾新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合资项目签约[J];大陆桥视野;2011年07期

7 曹卫东;车前进;;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J];规划师;2011年08期

8 ;郭庚茂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5期

9 朱殿勇;田宜龙;张建新;;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5期

10 王树山;;在河南省水利厅处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冀源溪;;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体制创新研究[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全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 全面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四辑)[C];2011年

3 韩利学;;关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张晓峰;;发挥审计保驾护航作用 助推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基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审计定位和重点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王义;孙涛;;深化半岛蓝色经济区府际合作的对策建议[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袁建岐;;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张强;;加强对接 统筹发展 打造快捷畅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大通道[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胡金荣;;关天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讨[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琪;张清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关系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徐建勇;;打造蓝色文化建设高地 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江苏记者 雷琛烨;南京加快打造国际空港城[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记者 岳冠文;长沙空港城要成亚洲法兰克福[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高级记者 马驰;沈阳经济区呼唤新“辽商”[N];沈阳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羽;市发改委主任高文哲: 主动参与到沈阳经济区建设中[N];铁岭日报;2010年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 范恒山;深入推进经济区理论研究[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肖飞;把海西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美之区[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 杨连科;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区建设[N];天水日报;2010年

8 方树成 资溪县政协主席;资溪如何对接海西经济区建设[N];光华时报;2010年

9 记者 徐榕蔚;以全新思路合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N];威海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仵树大;兰白经济区发展的关键是融合[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林强;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史长俊;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林强;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董凤丽;区域合作背景下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效益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冯瑞;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俞建群;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军;海陆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佳;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宋茂兵;浙江南部地区融入海西经济区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孙楠;沈阳经济区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张翠娟;沈阳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冯雯雯;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张欢;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结构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娱瑜;黔中经济区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珏;成渝经济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何新颖;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高琳;烟台借山东省发展蓝色经济区机遇抢占发展先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2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282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