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绿色节水技术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1-02 20:57
【摘要】:基于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建筑布局和运营特点,设计时采用了水资源再生利用、雨水降污截流和节水技术等绿色节水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该工程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提高了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Abstract]:Based on the building layout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enzhen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City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green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water resources recycling,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losure of Rain Water and water-saving technology are used in the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greatly reduc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project on 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s, increas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on-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reduced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s.
【作者单位】: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社区绿色化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BAJ06B03)
【分类号】:TV2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龙;车伍;易红星;;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J];工业建筑;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雯雯;赵智杰;秦华鹏;;基于SWMM的低冲击开发模式水文效应模拟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伟;车伍;王建龙;王思思;;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3 刘志勇;徐晓军;;昆明市城市雨水工程设计降雨量的选取及案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24期

4 赵晶;;城市化背景下的可持续雨洪管理[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5 宋梦琪;;城市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及其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3期

6 车伍;马震;王思思;张琼;王建龙;;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02期

7 李迪华;张坤;;低影响发展模式——可持续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市政工程途径[J];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08期

8 黄海磊;高成;戴贤波;;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河道规划[J];价值工程;2012年15期

9 赵林波;李龙;陈新;徐涛;;城市雨洪管理新模式——低影响开发(LID)[J];价值工程;2013年24期

10 谭良良;陈功宁;林华;;城市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及LID低影响开发[J];建设科技;2013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怡;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雷雨;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技术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罗亿柳;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宁;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控制利用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梁春飞;基于BMPs的湖南烈士公园雨水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炜;基于雨洪管理的鹰潭刘家调蓄湖公园规划设计[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玉鹏;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大伟;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汪卓;长沙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蔺新星;土壤热湿迁移条件下地下埋管换热特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红梅;车伍;李俊奇;汪宏玲;孟光辉;何建平;;雨水花园在雨洪控制与利用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6期

2 车伍,张燕,李俊奇,刘红,何建平,孟光辉,汪宏玲;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J];给水排水;2005年09期

3 张炜;车伍;李俊奇;陈和平;;植被浅沟在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6年08期

4 李海燕;车伍;程文静;黄延;;绿色建筑可持续水环境的科学构建[J];给水排水;2007年07期

5 车伍;周晓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中国园林;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艳;浅析水资源再生利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刘夏伊;;水资源再生利用专家的艺术之路——访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业钢博士[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01期

3 陈淑连;周宾;朱荣国;;清洁生产模式分析及在企业水资源再生利用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5期

4 董琦;;把污水处理作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源泉[J];现代制造;2008年15期

5 夏骋翔;;国外水循环再利用的实践和启示[J];中国水利;2007年07期

6 李梅;朱丽;王洪波;;城市水资源再生利用系统分析及模拟[J];水资源保护;2008年01期

7 杨蕴玉;澳大利亚的节水措施及其启示[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4期

8 马炳旺;徐利岗;;银川市污水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问题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9 徐廷希;;村镇独户式生态住宅[J];太阳能;1991年03期

10 朱京海;;走近以色列水资源再生利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淑连;周宾;朱荣国;;清洁生产模式分析及在企业水资源再生利用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列平;李超;;东丽膜技术在污水再资源化中的应用[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朱列平;;挑战世界水环境问题的东丽最新膜技术[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卢永利;周东岭;;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祁梦竹;用好身边水 碧水润京华[N];北京日报;2011年

2 记者 吴巧君;市领导会见日本客人[N];天津日报;2011年

3 萧猊;东硕环保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凡辛;外资涌入中国建设[N];中华建筑报;2001年

5 记者 杨官荣;全国首个再生水协会“抱团”节水[N];昆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恩青;环保融资:与BOT亲密接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7 记者 杨晓帆;十月来新区探讨绿色经济[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8 杨春香 吴永兴;倡导可持续发展 做活“水”文章[N];中国贸易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傅莲英;第四届中国环博会明年五月举行[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谢靓;情牵三峡12年[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杨;西安市再生水推广利用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超;微生物分散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夏鹏;基于循环经济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2398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398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