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宁夏回族传统技艺的“非遗”所思——以银川国际会展中心C馆的黄渠桥羊羔肉试吃活动为视点

发布时间:2019-08-28 22:27
【摘要】: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存续问题成为多方讨论的热点。然而,在对当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同时,也应孕育出一种如何看待民间传统文化并使其活态传承,进而保护当代文化多样性的"非遗"话语。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回族民间传统技艺焕发生机创造了契机,这门传统技艺既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又是现实生活中被延续的,是一种"活"的文化。文章以宁夏首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的黄渠桥清真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为个案,运用民族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传统技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该项技艺中所包含的历史记忆、民族生存智慧及其面临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基金】:2014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规划重点项目“生态移民中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宁夏银川市为例”(项目编号:14NXYAGC03)研究成果
【分类号】:TS97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正儒;;论民国时期甘宁青回族的皮毛运输[J];回族研究;2010年04期

2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都市生境下的回族传统与现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民间皮毛贸易的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杜华君;;试论宁夏银北地区的城镇化与回族传统经济变迁——以黄渠桥集市为视域[J];民族艺林;2013年03期

5 叶舒宪;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雅君;;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2 石生;;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的文化价值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谢菲;;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三种趋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华春霞;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5 刘金萍;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6 赵红梅;;论遗产的价值[J];东南文化;2011年05期

7 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钟银梅;;马家军阀专制时期的甘宁青皮毛贸易[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李富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运作及其悖论——以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2年00期

10 梁振华;齐顾波;李小云;;回族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社会适应——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张村的个案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常凌,

本文编号:253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53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