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印象派的奇葩—莫里索

发布时间:2019-09-09 16:17
【摘要】:在19世纪后期的巴黎,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浩大的艺术革命。印象派画家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营养,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表现。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描绘物象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抛弃了从16世纪以来的褐色调子。他们以自然主义方式表现风景与生活中最平凡的人物和场景,没有崇高题材与文学渊源。 谈到印象派的大师,我们就会想起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等,他们在西方的艺术史中都得到了相应的名誉和地位,但是多数忘记了在这八次展览中鼎力相助并参加展览的还有一位法国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这位女画家始终被淹没在这个以男性画家为主的艺术史中,她的生平不太为人们所知,没有像莫奈他们一样成为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然而这位女画家不仅以女性的才华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更以女性的坚忍和顽强支撑起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成为印象派团体的中坚力量。即使评论家骂她为“疯子”,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生涯,除了1979年怀有身孕没有参加第四届展览。参加了1874、1876、1877、1880、1881、1882、和1886年的印象派展览。 莫里索以独特的女性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她的作品崇尚精美、华丽,多以描绘妇女肖像和熟悉的家庭场面。莫里索作为印象派最忠实的画家坚持了她对光和色彩的创新原则,作品中充满着柔和的空气,阳光使色彩变得五彩缤纷,画面总是轻松和谐。同样,莫里索的艺术成就也赢得了印象派男画家的赞美。 在这个父权制度社会里,女性从事艺术这一职业要经历很多坎坷和挫折,莫里索还是坚强地走向这条坎坷的艺术道路,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给我们留下许多如此珍贵的优秀作品,指导并鼓舞着女性艺术家更加坚定的继续艺术创作。
【图文】:

印象派的奇葩—莫里索


《夏日》1879年Fig2.2《Summer》1879

巴黎,印象派画家,卢浮宫,马车


莫里索不能自由进入到公共场所,即使是走出家门也必须穿上繁缛的长裙不方便外出,也不能独自出门写生,不能雇佣模特儿,这也限制了莫里索展现广的大千世界。她去卢浮宫去临摹作品时也必须有人陪伴,还有等她的马车、伴和家人。甚至是印象派画家聚会的咖啡馆对她也是不开放的,所以她不能描男性自由占据的空间,如酒吧、咖啡馆、舞厅等城市中的场景。只能以她女性图 2.2 《夏日》 1879 年Fig2.2《Summer》1879图 2.1《从特罗卡望去的巴黎》1872 年Fig2.1《Looking from the Troika in Paris》187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缺席的身份——2011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提名展作品选登[J];艺苑;2011年03期

2 张竞成;;新印象派色彩分割法的解构与重构[J];文艺研究;2011年08期

3 韩淑英;;对女性艺术的思考[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4 张滨;陈伟英;;“身体”作为女性艺术的话语方式[J];美术大观;2011年07期

5 刘林媛;;浅谈女性艺术独有的美[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6 陈蔚南;小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女画家[J];艺术·生活;2005年03期

7 唐洁芳;;论印象派女画家——卡萨特[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8 宋海永;;浅析印象派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艺术家档案 陈蔚[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10 ;艺术家档案 马秋莎[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媛媛;陈齐腾;;对现代欧洲抽象艺术的一点认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镛;;东西方艺术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王云菲;汪振泽;;浅析塞尚艺术创作语言的形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武云超;;数字化色彩构成教学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田生;现代女性艺术家作品巡展在京启动[N];西部时报;2008年

2 张晓军;女性艺术家的激情3月[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马志宇;女性的视角跨性别的创作[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4 李荣坤;一支正在崛起的潜力股[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琳;她们:艺术世界里的另一种声音[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天颖;墨西哥传奇女画家卡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记者 周舒;20世纪女性心灵史[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记者 唐子韬;喻红 凝视中的美[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王小珊 山西财经大学;印象派女画家莫里索绘画中的情感世界[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而立之年,看80后艺术[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新君;印象派的奇葩—莫里索[D];重庆大学;2011年

2 郑丽岩;聆听花开的声音[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芳菲;诠释后现代女性艺术家的“自我关注”[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张燕;论印象派人物场景画画面语言的建构[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5 孙静;论法国印象派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仲崇辉;从女性题材到女性绘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辉君;一花一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安安;花语与呓语[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蓓蓓;美学的巾帼之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敏;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造型特点[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33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533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