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我国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4:14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新区的旅游开发,是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要求。本文采用综合视角,借鉴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旅游系统理论、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竞合理论、灰色关联度等理论为基础,总结了城市新区旅游的特征、类型,对城市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杭州市萧山区的旅游开发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萧山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度的比较,从时空两个不同的尺度对影响其开发模式的因素进行系统考察,尝试构建了萧山区旅游开发的具体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开发对策。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梳理了论文研究所涉及到的有关旅游系统、旅游产业集群、灰色关联度、区域竞合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综述,概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四到第六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四部分通过对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出了城市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分别有居住新区导向型开发模式、工业开发导向型开发模式、旅游开发导向型开发模式以及都市RBD导向型开发模式四种类型。第五部分杭州市萧山区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分析,系统概括了萧山区旅游开发的条件、旅游产品现状以及开发过程。第六部分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萧山区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及评价,得出萧山区的旅游开发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会展、节庆、主题公园为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最后围绕开发动力、产品开发、空间组织、区域竞合、产业集群5个维度对萧山区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做出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概括出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新区 旅游开发模式 萧山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
【目录】:
  • 目录4-7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插图和附表清单10-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11-12
  • 1.1.2 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蓬勃发展12
  • 1.1.3 杭州市旅游空间格局重构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技术方法14-15
  • 1.4 研究技术路线15-16
  • 2 理论基础16-22
  • 2.1 旅游系统理论16-17
  • 2.2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17-18
  • 2.3 灰色系统理论18-19
  • 2.4 区域竞合理论19-20
  • 2.5 后发优势理论20-22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22-25
  • 3.1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22-23
  • 3.2 城市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23-24
  • 3.3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研究24-25
  • 4 城市新区旅游的特征、类型及其开发模式25-34
  • 4.1 城市新区旅游的特征25-28
  • 4.1.1 城市新区25
  • 4.1.2 城市新区旅游25-26
  • 4.1.3 城市新区旅游的特征26-28
  • 4.2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8-34
  • 4.2.1 区域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8-29
  • 4.2.2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9-34
  • 5 杭州市萧山区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分析34-50
  • 5.1 样本选取说明34
  • 5.2 开发条件分析34-44
  • 5.2.1 旅游经济条件分析34-38
  • 5.2.2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38-39
  • 5.2.3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39-42
  • 5.2.4 旅游开发格局分析42-43
  • 5.2.5 政府政策因素分析43-44
  • 5.3 旅游产品分析44-48
  • 5.3.1 观光旅游产品44-45
  • 5.3.2 休闲旅游产品45-46
  • 5.3.3 专项旅游产品46-48
  • 5.4 开发过程分析48-50
  • 5.4.1 “从无到有”探索起步阶段(1994-2001年)49
  • 5.4.2 “从低到高”推广发展阶段(2002-2006年)49
  • 5.4.3 “从弱到强”纵深强化阶段(2007-)49-50
  • 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萧山旅游开发模式探究及优化对策研究50-59
  • 6.1 萧山旅游开发模式的灰色关联分析50-56
  • 6.1.1 指标体系的构建50-51
  • 6.1.2 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构建51-52
  • 6.1.3 灰色关联度分析52-55
  • 6.1.4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55-56
  • 6.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萧山旅游开发模式优化对策研究56-59
  • 6.2.1 开发动力56-57
  • 6.2.2 产品开发57
  • 6.2.3 空间组织57
  • 6.2.4 区域竞合57-58
  • 6.2.5 产业发展58-59
  • 7 研究结论59-62
  • 7.1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59-60
  • 7.2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实证分析的结论60
  • 7.3 城市新区旅游开发优化对策的结论60-61
  • 7.4 研究不足和尚待研究的课题61-62
  • 参考文献62-67
  • 作者简介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学,陈晓艳;我国东西部城市旅游的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2 陈浩;陆林;章锦河;郑嬗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3 顾琛琛;;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2期

4 刘俊;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梁美玉;史春云;;长三角旅游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演变[J];旅游论坛;2009年02期

6 张寒松;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应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之路[J];当代贵州;2003年07期

7 叶昌东;周春山;李振;;城市新区开发的供需关系分析[J];城市规划;2012年07期

8 陈咏梅;贺辉扬;;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年02期

9 何雄浪;李国平;;基于超边际分析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郝美田;;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72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