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重要基础,文物藏品的利用对处在综合转型时期的我国博物馆事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利用文物藏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探索出五种主要利用形式,但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我们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吸收西方博物馆先进经验,对我国博物馆利用文物藏品进行深入思考,弥补不足,从而找到更多有效利用方式。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总结国内外文物藏品利用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阐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概述。区分藏品、文物、文物藏品三者概念,介绍文物藏品的特性与价值,总结文物藏品与博物馆功能、文物藏品利用与保护这两对关系。第三部分,文物藏品的利用方式。总结出我国博物馆目前利用文物藏品的五种方式,分别为:陈列展览、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配合学校教育、展开科学研究、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利用文物藏品数字资源,并对每一种利用方式进行具体阐述。第四部分,文物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西方先进经验。首先,总结出我国博物馆利用文物藏品时存在的问题:展出率低、馆际差距大、内部管理存在协调障碍、外部缺乏合作交流。其次,介绍西方博物馆利用文物藏品与学校、社区教育对接和筹措经费这两种先进经验。第五部分,关于文物藏品利用的思考。结合我国博物馆利用文物藏品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西方先进经验,笔者进行思考:通过为未来征集文物与完善藏品体系构建出科学收藏藏品体系;实现文物资源共享;推动文物藏品社会化;创造多元化资金。第六部分,结语。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藏品 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69.2
【目录】:
- 中文摘要12-13
- ABSTRACT13-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5-19
- 一、让文物“活”起来15-16
- 二、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16-17
- 三、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现状17-19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9-21
- 一、国内研究综述19-21
- 二、国外研究综述21
- 第三节 研究意义21-22
- 第四节 研究方法22-24
- 一、文献研究法22
- 二、比较分析法22-23
- 三、案例分析法23-2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24-33
- 第一节 藏品、文物、文物藏品概念阐述24-26
- 一、藏品的概念24
- 二、文物的概念24-25
- 三、文物藏品的概念25-26
- 第二节 文物藏品的特性26-27
- 第三节 文物藏品与博物馆功能27-30
- 一、文物藏品的价值27-28
- 二、文物藏品与博物馆功能的关系28-30
- 第四节 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与保护30-33
- 一、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30-31
- 二、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与保护的关系31-33
- 第三章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利用方式33-51
- 第一节 陈列展示33-37
- 一、博物馆文物藏品陈列展示情况33
- 二、精品陈列展示33-37
- 第二节 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配合学校教育37-40
- 一、环境与背景37-38
- 二、开发课程资源的形式38-40
- 第三节 展开科学研究40-42
- 一、文物藏品研究的内容41
- 二、利用文物藏品进行科学研究的意义41-42
- 第四节 开发文化衍生产品42-47
- 一、出版品类43-44
- 二、复制及仿制品类44-45
- 三、文化创意产品45-47
- 第五节 利用文物藏品数字资源47-51
- 一、文物藏品数据资源采集48
- 二、文物藏品资源应用系统48-51
- 第四章 文物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西方先进经验51-59
- 第一节 文物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51-53
- 一、文物藏品展出率低51-52
- 二、馆际间差距大52
- 三、内部管理存在协调障碍52-53
- 四、外部缺乏合作交流53
- 第二节 西方博物馆的先进经验53-59
- 一、利用文物藏品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对接54-56
- 二、利用文物藏品筹措经费56-59
- 第五章 关于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的思考59-72
- 第一节 构建科学收藏体系59-62
- 一、为未来征集文物藏品59-60
- 二、完善文物藏品体系60-62
- 第二节 实现文物资源共享62-65
- 一、公布文物藏品目录62-64
- 二、共享文物藏品信息资源64-65
- 第三节 推动文物藏品社会化65-69
- 一、开放文物库房66-68
- 二、创办多样化协会68-69
- 第四节 创造多元化资金69-72
- 一、设计文化创意精品,打造成功品牌69-70
- 二、提供“有偿借调文物藏品”服务70
- 三、拍卖馆内终止收藏的部分文物70-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9
- 致谢79-8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姝;;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1年03期
2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3 苏东海;;国际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分化与整合——博物馆研究的两条思想路线札记[J];东南文化;2009年06期
4 张浩;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采光照明生态设计探讨[J];中国博物馆;2001年04期
5 张卫,宁刚;数字博物馆概述[J];古今农业;2000年04期
6 陈为;;20世纪初期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及会员制度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2年03期
7 Martha Morris;刘守柔;;美国博物馆管理简述[J];博物馆研究;2012年01期
8 郭永利;浅议博物馆藏品的利用[J];兰州学刊;1995年05期
9 尼克·梅里曼;黄洋;高洋;;让公众参与博物馆考古[J];南方文物;2012年01期
10 侯珂;;从大英博物馆的筹款经验看我国博物馆的筹款[J];上海文博论丛;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与 凡;[N];中国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晨聪;关于我国博物馆创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卢晓莹;中国国有博物馆资金来源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金生;博物馆产业化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春慧;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海燕;中西方博物馆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7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