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民国时期“中国女子书画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4:43
  民国时期女性艺术大放异彩,出现了独树一帜的女性绘画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思想解放运动的逐步展开,促使着女性不断审视自己。她们从封闭的个体步入开放的群体社会,将艺术创作和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她们逐渐摆脱依附男性的从属地位,寻找与男性画家一样可以展现情感表达的话语权,为女性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1934年成立的中国女子书画会,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女子自行发起的、全国性的女性艺术家团体,开创中国女性书画艺术史之先河,是中国美术史中研究女性艺术不可跨越的一部分。本文开篇通过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分析,揭示出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因及其别树一帜的历史地位。中国女子书画会积极参加社会艺术活动,通过承传文教和举办展览等形式展示女性特有艺术才华的同时,对提高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书画会成员的群体意识、卓越成就及多种展览形式进行分析,呈现出书画会成员的艺术造诣、各阶段活动情况、社会影响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其次将中国书画会成员分为,为独立而作的“新闺秀”画家、西画运动中的新女性艺术家和以革命为志的艺术家。分别从书画家的绘画艺术特色及诗书艺术...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3 课题研究现状
    0.4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基本思路
        0.4.1 研究视角
        0.4.2 研究方法
        0.4.3 基本思路
    0.5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女子书画会成立
    1.1 民国时期的社团兴起的政治、经济背景
    1.2 民国时期的社团兴起的文化背景
        1.2.1 社团涌现之诱因——传统书画艺术逐渐衰败
        1.2.2 人才培育之摇篮——近代美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1.2.3 绘画艺术传播之载体——报刊杂志等近代传媒的发展
    1.3 书画会的基本概述及地位
第二章 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社会艺术活动
    2.1 书画会的合群意识
        2.1.1 提高艺术、展览新风
        2.1.2 研艺结合、承传文教
    2.2 “新女性”的卓越成就
        2.2.1 个人作品集的出版
        2.2.2 美术刊物的创办
    2.3 中国女子书画会展览新风
        2.3.1 鬻艺助赈助学的公益展览
        2.3.2 益见精彩的年展
        2.3.3 各具特色的扇面展、联展和个展
第三章 书画会新女性及其艺术特色分析
    3.1 破茧而出:书画会新女性
        3.1.1 为独立而作的“新闺秀”
        3.1.2 西画运动中的新女性
        3.1.3 以革命为志的艺术家
    3.2 书画会成员绘画艺术特色
        3.2.1 关注现实与表现自我的艺术思想
        3.2.2 包罗万象的绘画题材
        3.2.3 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
        3.2.4 形色各异的表现技法
    3.3 书画会成员诗书艺术特色
        3.3.1 温婉娟秀、规矩端庄的书法风貌
        3.3.2 宽博苍浑、雍容宕逸的新风貌
        3.3.3 高秀浑穆、沉着正气的书法艺术
        3.3.4 民国女子尽仙才
第四章 中国女子书画会与艺术市场
    4.1 书画会成员及作品的定位与定价
        4.1.1 艺术市场中书画会成员的身份转化
        4.1.2 书画会成员作品定价
    4.2 艺术作品的策划宣传方式及影响
        4.2.1 媒体宣传与名人推荐
        4.2.2 书画会市场宣传对女性书画家的影响
    4.3 艺术市场中消费及影响
        4.3.1 消费者购藏行为分析
        4.3.2 书画会宗旨在艺术市场的利弊权衡
第五章 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思考
    5.1 美的意识之觉醒
    5.2 女性话语权
    5.3 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局限性
    5.4 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意义评价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本文编号:3160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160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